雖然說過年出遊是最不明智的選擇,
不僅萬頭鑽動景象俯拾即是且服務品質不見得穩定,
到處貴松松的消費也只能任人宰割,
只是話說回來為了把握最後假期,
和老公的臨時動議清晨回台北路途油然而生,
兩人很快地達到共識直奔久違的台中散心去!
翡冷翠/咖啡、簡餐、牛小排(官網)
04-2632-0733
台中縣龍井鄉藝術街61巷12號
週一~週日11:00~22:00
曾在台中這塊土地走跳過了四個年頭,
每每一回來呼吸不同於北部的空氣,
總會勾起那些學生時代的美好過去,
僅管那時候充滿著青澀與懵懂,
即使早已經事過境遷物換星移,
仍舊想念著在記憶裡的人事物.........
開始嘗試著打工人生是在大二那學期的寒假,
那段時光算是拓展另一個人際關係的階段,
因緣際會來到東海藝術商圈的咖啡館打工,
那時候老闆和老闆娘對我就像自己家人,
還有好同事一個無話不談的好姐妹小惠,
這些過往至今仍在我的心裡感謝著他們。
這次趁年假和老公說好舊地重遊那一年打工的咖啡館,
才一說完彷彿嗅到一股最愛的蒜香義大利麵和正統提拉米蘇的香氣。
一抵達東海商圈發現這咖啡館依然健在,
卻也發現整個裝潢與格局明顯地改變且,
只是站在門口找不到過去那種溫馨的悸動與溫度,
也因為這突如其來的失落和沮喪,
只能告訴最能理解這種心情的小惠。
看來得再找時間和小惠相約,
一起回去細數那些又熟悉又懷念的美味,
如果老闆沒異主的話。
翡冷翠(Firenze)是義大利著名的古都,
一個充滿著歐式文藝氣息的地名與城市,
這地名中文翻譯正是徐志摩的神來之筆,
如果把它翻譯成英文就是Florence而中文譯為佛羅倫斯,
相信大家絕對更耳熟能詳,
事實上翡冷翠就是佛羅倫斯,
只是音譯的差異。
義大利翡冷翠這個保留最完整藝術資產與優雅靜謐的城市,
更是孕育出許多文藝復興時期的傑出人才與作品,
像是米開朗基羅、達文西、但丁、佩脫拉克、薄伽丘等等,
還有大家一定不陌生的維納斯、大衛半身像甚至是蒙納麗紗的微笑。
即使還沒機會身歷其境義大利翡冷翠令人感動的美,
透過徐志摩在"翡冷翠山居閒話"中一字一句的深刻描繪,
也能在腦海中緩緩地勾勒出一幅幅彷彿近在眼前的樣貌,
"那邊每株樹上都是滿掛看詩情最秀逸的果實,
假如你單是站著看還不滿意時,
只要你一伸手就可以採取,
可以恣嘗鮮味,
足夠你性靈的迷醉。
陽光正好暖和,
決不過暖;
風息是溫馴的,
而且往往因為他是從繁花的山林裹吹度過來,
他帶來一股幽遠的澹香,
連看一息滋潤的水氣,
摩挲著你的顏面,
輕繞著你的肩腰,
就這單純的呼吸已是無窮的愉快;
空氣總是明淨的,
近谷內不生煙,
遠山上不起靄,
那美秀風景的全部正像畫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
供你閒暇的鑒賞。"
記得那時候打工整片藝術街還沒有像現在繁榮與熱鬧,
應該說現在改朝換代商業化的非常嚴重,
尤其存在在腦海中的幾家咖啡廳現在儼然成為老招牌,
從斑駁招牌清晰可見至今依舊屹立不搖的經營著,
像當時名氣不小的翡冷翠義式餐廳就是其中之一,
若有家聚學校活動甚至是學長姐或同學都曾在這打工過,
所以翡冷翠這三個字在我心裡刻下又陌生又熟悉的印象,
有趣的是大學時代沒參與到反而在多年以後才光臨,
這應該也算另一種人生境遇的體驗吧!
約莫中午抵達這條藝術街,
每一次驅車前來一定都是停在現在變成全家便利商店旁邊的停車場,
而且停車僅收一次費用NT50元,
這對來這裡用餐或喝下午享受漫長午後悠閒時光的遊客算是經濟實惠的便利與選擇。
挑選翡冷翠這間餐廳落腳,
勉強算是碰觸到回憶中耳熟能詳的招牌名稱,
另一個原因就是過年期間有幾家挺想光顧的鄉村風格小店尚未營業。
店門口最顯眼就是藍綠色底配白色的草寫中文字:翡冷翠。
矮牆上一盞很有歷史感且布滿灰塵的燈飾佇立著。
據說翡冷翠是曾為作家的苦伶所開設,
不知道現在是否有更換東家,
也聽說這裡有小小翻修過。
最具歐式風情標準款門面就是利用深色木頭質地把門口和窗台妝點出規律的方格狀,
再搭配淺色系磚頭牆面製造點斑駁的陳舊復古感。
也因為翡冷翠經營時間很長,
和後期經營的商家店面相較確實略顯了無新意,
主要就是以復古明亮感的為基調。
推開了門順便也把門外陽光一起帶進餐廳裡,
正因為這樣更清晰快速的瀏覽整個餐廳。
用餐高峰時間在沒有訂位情況下只能剩下兩張桌。
當下產生兩個想法在心裡:
翡冷翠在我印象中算是挺夯義式餐廳怎會在假日還有空位?
算了!先讓風塵僕僕開車的老公先行飽餐一頓吧!
門口處有一籃水果籃造景裝飾,
集藤籃於一身的紅色與金色色系,
還是能感受到店家表現出延續過節的氣氛。
一進門女侍者立刻上前問候與關注,
並讓我們直接入坐在入口右邊的屏風後面兩張緊挨著窗台的座椅之一。
這兩張桌實在過分狹小很難感受舒適悠閒的氛圍,
連要轉個身都略顯困難僅管不是巨大體型的我們。
正因為這裡狹隘的很不能放鬆與活動,
讓坐不到5分鐘呆不住的我只好麻煩女侍者幫我們換坐位。
話說回來從屏風小方格角度望去,
門口這一小區塊座位別有洞天般極具復古風情的義式風格,
很像奧黛麗赫本電影裡經常會出現的約會場景,
泛黃的蕾絲花紋窗簾、銅質帶點生鏽各類工藝品以及陳舊桌燈等,
似乎坐在這裡將會上演一些有趣的故事,
好適合復古電影裡經典又浪漫的台詞語對白。
正因為這些飾品與擺設古老過於有歷史滄桑感,
有如置身於義大利般真實感另人流連忘返。
雖然餐墊紙和玻璃桌面不是match的細節。
再往裡面走去或許是天花板上多了些木頭線條,
顯得整體高度有些壓縮沒那樣地開闊,
不過古銅色吊扇和簡單餐桌椅隨著微黃壁燈襯托下,
儼然出現義式鄉村風的調調,
彷彿像是從家裡走到鄰居家做客一樣隨性,
無須小心翼翼的注意細節。
刻意製造出凹凸不平的白色牆面再搭配幾幅著名的經典畫作與配飾,
一眼望去這醒目的義式風格和繚繞於耳的淡淡背景音樂,
讓踏進來的賓客多少能感染到佛羅倫斯浪漫花都藝術氣息。
僅管這裡瀰漫著復古義式風味的情調,
但是實際枝微末節裡又不如想像中那樣的細緻完整,
也許一些不該存在這時空裡的線條又略顯凌亂。
裡面幾張靠牆座椅採光沒那樣好,
需要倚賴歐式桌燈的點亮,
再加上桌與桌之間空間間隔不大,
雖然挺符合戀愛男女尋求小情調的氛圍,
只是說話交談得輕聲細語。
裡面座位區的中間有個360度但不能旋轉的木板書架,
上面擺放各式各樣琳瑯滿目的雜誌書籍,
提供想打發時間久留的賓客們。
翡冷翠整體微微優雅呈現也毫不張揚的佈置風格,
在同等路線的義式餐廳算是偏向普羅大眾化;
在這裡藉由微弱的曖昧燈光享受小情小調,
情侶在這裡相依相偎,
或是一個人從書架拾獲一本好書相伴,
也能優雅地消磨上一下午的時光。
餐廳中間的迷你洗手間被微暗光線給包圍著,
洗手台上放置各種杯杯瓶瓶甚至是很復古洋風書籍妝點著,
一踏進去彷彿這裡面的空氣被施了魔法似的,
有種不知不覺被迷幻的吸引讓整個步調緩慢了下來。
這間僅管不大的歐式風情餐廳,
斑駁白色牆再點綴上裝飾畫、復古壁燈桌燈以及深色木質桌椅,
帶給人色線條調柔和如同一家溫馨小咖啡館般輕鬆。
我最喜歡盡頭有個像是綠意盎然的小玻璃房,
視覺上穿透著一大片乾淨無暇的玻璃,
霧面天花板像是協助過濾雜質似的讓滲進的自然光線更加溫柔又清爽。
正因為這個清新暖綠房吸引著我,
決定換到這一區的角落位置,
即使空間仍舊不大,
至少能撇見這超畫龍點睛的小空間也甘之如飴。
即便和這些生氣蓬勃的綠色植物隔了一片明亮玻璃牆,
看著看著望著望著好像嗅覺到一股淡淡清清的香草氣味,
心情不自覺就跟著雀躍舒緩與更加地豁然開朗,
這一盆盆一株株呈現出強烈生命力的綠色盆栽,
或許就像這家翡冷翠歷久不衰的經營象徵吧!
不身歷其境那些巷弄深處裡的小咖啡館,
是沒辦法親眼目睹深藏在這座城市裡的美麗細節,
相較於外頭的人聲鼎沸,
這裡更是一份置身世外遠離喧囂的怡然自得。
就坐在最玻璃房的右邊靠牆角落。
這裡的服務態度沒有積極過度也沒有特別怠慢的發生,
一切就是輕鬆安靜的步調進行著。
對於家中飾品的挑選個人不偏愛過於繁複的蕾絲材質,
基於實用性原則實在是比白色衣物還難還懶的照料,
可是偶爾到這種小情小愛的咖啡館串個門子,
細細品嘗這些洋味十足的珠簾蕾絲等等,
大概就是一種平凡無趣生活中尋獲新鮮感的味道吧!
我們的座位真的很迷你小巧,
真是再靜謐不過的一隅!
說這裡是義大利某處某地不知名的地方小鎮會不會有人相信?
這時候除了眼前讓我不亦樂乎的綠色小天地,
再來就是蠢蠢欲動的飢餓感了!
簡餐價位從NT200元~NT300,
附湯、水果和冷熱飲,
更改飲料需酌收半價;
套餐NT390元~NT420元,
比前者多了餐前酒、麵包、沙拉、甜點。
不收服務費用且僅收現金無刷卡。
上菜速度挺快。
金黃色的濃稠湯頭,
表面灑點綠色辛香料調味,
輕輕一舀就有滿滿的馬鈴薯塊浮現,
而且熱騰騰香氣中夾雜一種濃醇香。
濃湯口感佳且味道濃郁,
喝起來甜度剛剛好且入口即化的綿密細緻馬鈴薯,
讓我意猶未盡地想再續碗。
照理說應該點據說最被推薦的翡冷翠排餐牛小排,
但是這次來藝術街就是特地尋找美味的義大利麵蹤跡,
因為有著滿滿的期待感,
於是一人點了一盤義大利麵。
不過我最想要點的是蒜味義大利麵,
很可惜的是翡冷翠沒有這一類的口味,
有點失望。
這盤奶油蘑菇培根義大利麵整體看起來挺豐富,
精心烹製而成交錯其中的紅、白和綠食材等配料,
醬香濃郁的樣貌令人食指大動。
扎實有彈性的大片培根、飽滿清脆的花椰菜、洋蔥和菇類等食材和食材之間經過奶油烹煮和融合,
口感適中且口味清爽不油不膩,
尤其是培根的嚼勁最讓我印象深刻。
義大利麵麵條軟硬得宜,
整體表現中上,
無過之或不及。
雖然整體表現不錯,
可是對於食量大的人會有空虛感,
美中不足就是麵量明顯偏少,
不像之前我們吃過的尼尼,
(★桃園蘆竹★尼尼義大利庭園餐廳/NINI GARDEN★二訪仍舊是令人食髓知味★)
價位差不多且風味口感佳,
最重要還能感受到CP值高的份量滿足。
配料主要有幾株花椰菜、約莫九枚蛤蠣、四枚鮮蝦以及九層塔,
只是沒有我愛的花枝圈,
又有點失望。
記得以前打工老闆都會要求我們手工去蝦腸,
主要是為了讓蝦子的外貌能更有晶瑩剔透感,
不會因為一條條黑黑蝦腸破壞整個有質感的佳餚,
所以翡冷翠的鮮蝦看起來有特別處理過。
不過結論是這盤海鮮義大利麵略顯差強人意,
若是視覺上多點豐富與層次感或許會更獲好評。
點了一杯可續杯的熱紅茶,
喝起來帶點回甘蠻順口,
最特別應該就是我手中的瓷盤杯,
色彩潤澤鮮明的圖騰很有景泰藍工藝味道。
老公的冰咖啡。
好久沒有踏進這片風光明媚的東海校園,
頓時身心變得輕盈許多,
蔚藍天空、暖和陽光和淺淺微風伴隨著我們的步伐,
一切真是美好!
想念的福州包、割包等東海小吃拿在手中,
彷彿回到了那些懵懵懂懂單純的時光...........
翡冷翠整體表現是平穩樸實感居多,
沒有過於光彩奪目的華麗驚艷與獨樹一格的創意,
不管是裝潢格調還是餐點料理上,
算是比較偏向家庭溫馨路線,
偶爾來這裡體驗一下老舊復古的歐式風情味,
或是想在城市中尋找一絲絲溫暖清新的綠意感,
裡頭的玻璃屋或許能暫時解你的饞。
i-Classic婚紗禮服X整體造型(工作室預約制)
訂製款婚紗精品租借、限量手工美鞋&婚鞋、手作西服&手工皮鞋、皇式風格整體造型規劃
TEL:0975-155550
LINE ID:ak10272012
ADD:新北市三峽區國慶路/北大特區太子國際村
官網:http://i-classic.wix.com/i-classic-wedding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iClassic.Forever.Wedding
部落格:http://siquiero.pixnet.ne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