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總會遇見不同的風景不同的腳本,
珍惜與擁抱每一份喜悅也是人生追求的部分。
享受口福之餘還能結識朋友,
肯定是倍數增加的滿足感,
更是每每旅程中最始料未及的驚喜。
這一回合相約大唐女將樊將軍的宅邸品嚐美味料理,
親眼見識到源源不絕的翻桌率與名聲遠播的魅力。
樊將軍臭臭鍋連鎖(官網)
03-9556225(不接受電話訂位)
宜蘭縣羅東鎮興東路111號
營業時間/11:00~23:00
事出必有因。
年初老公生日在羅東夜市街上閒晃,
無意間發現上乘三家涮涮鍋共和國有我愛的鱘龍魚,
體驗之後發現這家以在地鍋物著稱的美味不打折之外,
更因此結識了熱情活潑的當家店主石大姐。
(請點閱>★宜蘭羅東★上乘三家涮涮鍋共和國★)
FACEBOOK上常常能看得到豪爽石大姐活躍動態,
偶爾有空互相打個招呼小聊一下,
可愛的石大姐三不五時還會以熱情口吻主動邀約請吃飯,
這個人緣佳交友廣不拘小節的特質是我擅自貼在她身上的標籤。
關注。
這個五彩繽紛將軍大頭娃娃公仔圖案出現立刻喚起我的關注,
同時也是石大姐籌備新事業新品牌的最好證明,
直到今年十月初樊將軍臭臭鍋連鎖的霸氣招牌一掛上,
正式地宣告天下樊將軍來襲;
可惜的是開幕當天不克前往只能婉拒石大姐盛情邀約;
但我可沒忘記事隔兩個月後終於與傳說中移山倒海樊將軍見面了。
初次正式見面。
樊將軍位在羅東夜市附近而且和諾貝爾距離非常相近。
店面裝潢走大紅與大黑基調,
尤其和整條街上的店面相較顯得出類拔萃格外醒目,
而且很難讓人只是單純驚鴻一撇而已。
開車來這裡用餐如果搶不到前面或是周邊停車格(半小時NTD15),
只能停遠一點或是附近找收費停車場;
或許是我太習慣新北市優惠民眾周日停車格不收錢,
意外的是宜蘭羅東竟然沒有跟進。
見識。
我得承認這次約會前某次晚上在車上經過樊將軍,
當時大排長龍畫面深深烙印在我的視網膜上,
隨即又貼上一張標籤:樊將軍出馬非同凡響。
為了不讓老公和我陷入苦苦等候沒有效率的狀態,
當天選在營業前提早抵達當時兩人就像狗仔般埋伏在四周;
一抵達還受到幸運之神的指引門口一枚停車格正向我們招手,
這實在太值得先來一段灑花加轉圈圈的串場。
站在對街注視樊將軍,
不禁大大稱讚石大姐聘用專業設計師聰穎慧詰,
把石大姐心底欲表達的概念呈現的淋漓盡致;
(和宜蘭、羅東與礁溪三家上乘三家涮涮鍋共和國同一雙手操刀)
最強悍在於當時石大姐只跟設計師強調幾個重點,
並請設計師用心體會樊將軍的四句名號欲表達的含意與精神;
也就是說時空背景能貫穿古代與現代,
主要以樊將軍穿越時空來到21世紀的故事架構,
並將樊將軍響徹雲霄名號轉化出最具體的磅礡氛圍。
另外石大姐一向喜好用色大膽且與眾不同風格來著墨視覺效果,
這次利用卡通式娃娃結合東方元素加上大膽色調黑紅為主體風格超有戲劇張力,
整體效果並不會因為卡通存在而庸俗小氣也不顯出不和諧的詭異或衝突感,
反而刻劃出一種東方時尚與深植人心的氣勢與亮眼。
雖然說以卡通為主調並不是我愛的TONE,
但光是之前看到來勢洶洶的店面示意圖立刻震懾了我的眼球,
這是頭一遭發現這些不同性質元素結合同樣也能達到刮目相看的驚艷。
面對店門口左半邊是落地玻璃用餐區,
而右半邊是點餐吧檯區。
開始營業之前每個穿上樊將軍制服服務生積極認真進行前置作業,
擦玻璃的擦玻璃、掃地的掃地、補備品的補備品,
每個人都能帶著從容不迫的態度回應。
接觸這麼多經營者從他們口中敘述開店的甘苦談,
最常被提及也最頭痛的部分就是員工管理與訓練;
現在的人比較有自我意識且個人主見深,
常常容易有管理不易或是需要花時間教育;
相信我所認識的業者朋友都以良善為出發點,
只要有心有熱忱願意展現良好的工作表現都是願意給予機會;
就像石大姐說的:我把他們都當作自己的孩子來看待。
這幾句話道出了大唐女將樊梨花將軍一生的縮影。
"豔絕西涼百世迷,
花槍奪帥馬單蹄,
相傳倒海移山術,
總為男兒留面皮。"
說故事/BY 一炁九龍天元宮道院。
樊元帥俗名樊梨花是中國文學作品中虛構的一位唐初西涼國(西突厥)女將,
唐大宗貞觀年間人且父樊洪為西涼國(西突厥)寒江關守將並由兄長樊龍、樊虎協助鎮守。
外表出眾的樊梨花從小在狼群中長大,
有着野獸的本能且善與動物溝通,
特立獨行往往忽發奇想常常不按牌理出牌辦事令人摸不透。
樊梨花自幼隨驪山老母習藝歷時八載道法高強,
不僅具移山倒海、撒豆成兵之法術,
更配有銖仙劍、打神鞭、混天棋盤、分身雲符及乾坤圈等各種寶物。
當習藝大功告成準備下山之際,
驪山老母告訴樊梨花:將嫁與大唐小降薛丁山協助征西;
並且說出了她的前世因緣:
和薛丁山二人為玉皇上帝駕前之金童玉女,
某日天界蟠桃大會上因動思凡之心,
在嬉鬧之間金童不慎擊壞瓊瑤而玉女也將水晶屏打碎,
玉皇上帝盛怒之下便將予以處罰。
就在這時候南極仙翁趨前稟告,
金童玉女尚有夙緣未了,
建議將二人貶下凡間並結為夫婦以了前緣。
唐初西涼國興兵作亂進犯邊境。
唐太宗為宣揚國威任命薛仁貴為天下都招討四郡兵馬大將軍出兵征西,
但西線告急將軍遂親領太宗密旨,
由魯國公程咬金攜返長安令監國殿下。
李治(太宗駕崩後登基為唐高宗)出兵救西征大元帥,
同時禦駕親征帥兵馬三十萬直搗西涼連取三關,
後不幸中計被困於鎖陽城。
同時禦駕親征帥兵馬三十萬直搗西涼連取三關,
後不幸中計被困於鎖陽城。
監國殿下李治爰即任命薛丁山(薛丁貴之子)為二路元帥領兵增援解鎖陽城之危。
後兵至寒江關時樊梨花遵從師命開闢降唐,
與薛丁山結為連理終成夫妻協助大唐繼續平西;
並於薛仁貴身亡後繼任征西大元帥終至西涼之亂敉平,
因居功厥偉高宗時加封為威寧侯。
樊梨花在正史中並無記載,
該人物最早出現於清朝乾隆年間如蓮居士所作的"說唐三傳",
即"異說後唐三集薛丁山征西樊梨花全傳"亦稱"征西全傳",
該書記述了薛丁山和樊梨花的愛情故事,
後來很多戲劇及文學作品中都出現了樊梨花這個人物。
樊將軍娃娃大型人型立牌真是越看越討喜。
很多客人看到石大姐會把她貼上標籤:神似樊將軍娃娃。
雖然設計師不是刻意按照石大姐外型訂製,
這也算是一種異曲同工之妙的巧合。
一下被外頭樊元帥的氣勢給吸引著,
一走進來極簡現代感的氛圍讓人錯亂。
入口吧檯。
藩帥出馬名天下,
聞香而來食回味,
五虎鍋中食霸天,
藩帥虎將食為天。/樊梨花將軍名號。
歌仔戲傳統戲曲表演在現代仍然有不少默默熱愛跟隨的粉絲。
台灣歌仔戲國寶楊麗花的"薛丁山與樊梨花"堪稱經典。
歌仔戲歷史約莫20世紀初發源於宜蘭,
是台灣民間最興盛的傳統戲曲之一,
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傳統表演藝術,
以參雜古典漢詩及文言文閩南語為主的戲劇;
早期演出內容多半為讓大眾也能接觸文雅辭彙或忠孝節義故事,
是早期農業社會重要娛樂活動之一也是臺灣常民文化的代表;
當代歌仔戲演出型式內容日漸豐富、多元、精緻,
更出現許多享譽國內外的知名戲團與重要文藝傳承人。
宜蘭地區稱早期的歌仔表演為"本地歌仔",
又稱"老歌仔"、"傳統歌仔"、"舊卷歌仔"。
落地掃為歌仔戲最早的表演形式,
近似於褒歌、車鼓小戲,
無論生旦都由男性演員演出,
採即席演出也有組成陣頭形式參與廟會香陣。/BY 維基百科。
就我所知宜蘭傳統藝術中心常常會舉行傳統戲曲現場演出,
有興趣的民眾不妨有空可前往觀賞。
品牌初衷:回饋在地鄉親。
石大姐一向重視飲水思源的本質,
對於宜蘭這個故鄉有非常深厚情感,
尤其上乘三家涮涮鍋共和國受到在地鄉親居民的支持讓她一直心存感念,
因而助長繼續服務大眾的動力堅持在地深耕回饋鄉親,
透過真心感情與美味佳餚讓更多人體會宜蘭每一份人文的美好。
逗趣橫生的樊娃娃。
很少人把歌仔戲那琳瑯滿目的頭飾與配件描繪得唯妙唯肖,
不繁複的筆觸且配色鮮艷又細緻的畫風,
尤其將嚴肅傳統故事角色轉換成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萌樣實在經典!
話說我背地裡已經向石大姐搶先預約(尖笑),
假使樊將軍開疆闢土達到殺遍天下無敵手境界,
足以開發與規劃周邊商品的可能,
請求石大姐別忘了算我一份。
(要一隻樊娃娃公仔?還是一枝繁娃娃大頭筆?還是全部各來一份呢?XD)
吧檯上沒有什麼混亂雜物,
兩種版本的名片、兩排堆疊整齊MENU、牙籤和小盆栽。
牆上那一枚復古藍色時鐘和航海圖牆面很有衝突美感,
不禁讓我聯想樊梨花在薛丁貴死後繼任征西大元帥終至西涼之亂敉平的雄心壯志,
彷彿透露著石大姐欲仿效樊元帥開拓疆域擴展版圖的神聖使命。
店內裝潢陳設來自於石大姐的構想。
以木質地為主要素材帶點豪邁邊疆驛站與美式穀倉的味道,
搭配投射燈光和具有畫龍點睛效果的立燈,
營造出一種豪邁且不羈小節的氛圍。
難道那高高立燈散發出"就是那道光"足以讓樊梨花元帥穿越時光的關鍵?
店裡座位數雖然不如大型連鎖火鍋店容納的多,
但是整個磁場空間讓人特別舒服,
白晝藉由黃光搭配自然光線讓人特別享受著流連忘返的午餐時光,
更別說夕陽西下夜幕低垂時連吃小火鍋同樣能沉浸在浪漫閒適的情調中!
樊將軍整間店若是高朋滿座狀態14張桌可容納54個人次,
不會因為店裡佔坪不大讓桌與桌或椅和椅的間隔顯得特別擁擠,
每一張桌固定3~4個火瓦斯爐可使用;
沒有訂位服務而且平日和假日皆沒有用餐時間限制;
客人可以共鍋也不用額外加收錢;
目前有提供外帶服務。
每次不管受邀到哪一家店做客,
最喜歡搶頭香看看還沒有客人上門真實樣貌,
再慢慢觀察一組組客人帶著不同的神情上門用餐,
這會讓一旁的我一起感受經營者的情緒起伏彷彿開獎前的萬眾期待。
洗手間入口右側為客人自行取用醬料區和餐具。
這些招牌醬料可都是得讓饕嘴石大姐一而三再而三嚴格把關與嚐試之後才能上架,
桌面上這三款經典醬料超辣醬、蒜泥醬和豆瓣醬更是石大姐耳提面命推薦,
讓一向吃火鍋喜好不沾醬的我似乎也被她說得意念動搖,
似乎不順勢來上一碟彷彿只有一隻腿踏進樊將軍一樣;
至於這些又黃又紅的調味料到底有多醬香誘人,
讓咱們繼續看下去吧!
和石大姐的投緣也許是彼此身上有著隱形的共同點。
對於美感喜好偏向獨立創新與勇於嘗試,
不喜歡墨守成規及一成不便的窠臼,
甚至有種不愛牌理出牌的味道(據說樊將軍也是這一類性格XD),
所以當石大姐訴說她的經營理念和對事物觀點時我很能感同身受。
不管哪一處哪一個角度望著用餐區都是乾脆俐落的線條。
木頭裝潢最容易拉近距離與燃起溫暖的素材,
搭配深色調更能顯現歷久不衰的沉穩與內斂,
只要幾盞若隱若現的曖昧燈光,
浪漫與格調的氣氛絕對不請自來。
誰說小火鍋樣式只能出現那101號表情?
又誰說吃小火鍋不能有更多氛圍上的新選擇呢?
樊將軍正式開幕至今一個多月,
人滿為患景像可說是一出師必上捷報可喜可賀。
根據石大姐說法樊將軍漿和上乘三家涮涮鍋共和國採取同樣經營模式,
以宜蘭為出發點並以羅東、宜蘭和礁溪三處為主要直營基準,
同時未來會陸陸續續開放台灣各地業者加盟。
身上裝有閒情逸致的銀彈金主可有福,
想必你們也會願意秉持造福在地居民的五臟廟吧!
緊連廚房門口也就是醬料區的右手邊有一處餐區,
差不多容納10人的小空間。
那一面航海圖被光線打的波亮,
有一句話"星牽滄海雲帆聳,浪系天涯紐帶長",
是形容當時很有名鄭和下西洋歷史故事,
把這些文字拿來對照輝煌氣是航海圖真是別有一番意境!
小空間有一面緊貼醬料區是一處格外別具匠心的巧思,
集結了30~40個"臭"字並清楚可見外面用餐區的盛況,
這樣以中式鏤空木雕作為分隔的效果,
讓兩處空間微妙結合又富有中國文化的情趣,
同時也能讓裡頭空氣達到對流的實用性。
從這一張照片深深體現到中西文化合璧圓融的巧妙,
更再次印證沒有標準答案的混搭風的威力驚人,
精隨是必須比原本獨立的兩者更能製造出創新的火花才算成功混搭。
試想樊梨花元帥若是這麼樣從古代穿越時空來到現代,
也會被石大姐熱情的心意所感動吧!
粗糙的紅磚在裝潢上最能迅速達到復古質感的素材,
樊將軍店門口和用餐小空間運用了懷舊紅磚牆,
使異國風味的用餐區因為古色古香元素注入,
讓視覺傻傻分不清到底是來到現代還是追溯古代。
整體空間巡禮完畢之後選了最接近自然採光的窗邊座位,
棘手的就在於用餐顛峰時間得接受外頭一組組饕客的注目禮,
會介意的人建議就往裡面位置坐;
我想我的臉皮越來越厚肯定拜這些路人們所賜,
才能訓練一身視若無睹的本領。
樊將軍使用一般瓦斯爐且每一邊有兩處旋轉開關。
是說我有沒有看錯!是說我有沒有看錯!是說我有沒有看錯!(揉眼睛)
所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如果沒有深入其境去了解(指的是價格),
肯定被看來叱吒風雲的樊將軍外表先入為主地貼上"不便宜"標籤;
明察暗訪之後竟然被價格震懾一番!
MENU上洋洋灑灑陳列出各種口味小火鍋而且只要新台幣128!
一整個太有溫情大愛的體貼了吧!
如此親民價格加上最近食安連環風暴讓我不禁產生許多疑惑。
Q:這樣會有賺嗎?
價格便宜是否是食材或湯頭的來源比較不健康或讓人擔心?
A:樊將軍老闆本身就是有證照合格廚師從事餐飲三十幾年,
而且家裡一直都在經營餐飲業;
至於食材與湯頭部份大可安心,
我們絕對是良心事業,
雖然成本高且時機景氣不好,
寧可少賺一些也不要加害鄉民的身心,
採取以量制價才能徹底達到愛鄉愛民的最初衷。
鍋種分成七款(NTD128)/
黑將軍/大腸臭臭鍋、紅將軍/麻辣鍋、白將軍/海鮮鍋、
樊將軍/養生素食鍋、黃將軍/泡菜鍋、五虎將/蒙古鍋、青將軍/法式白醬鍋。
每種鍋物僅附白飯*1、飲料*1、雞蛋*1、自行調配內用辣醬*1且無限續湯。
單點滷味/
滷大腸(NTD50)、滷臭豆腐(NTD30)、滷鴨血(NTD30)、將軍滷三寶(NTD60)。
單點飲料/檸檬冬瓜(NTD25)、芒果汁(NTD25)。
單點鍋物配料/
肉片(牛/豬/羊)(NTD50)、麻辣雞柳(NTD60)、手工蛋餃/魚餃(NTD30)、
米血糕(NTD20)、蛤蠣(NTD30)、豆皮(NTD20)、白玉皮(NTD20)、
鳥蛋(NTD20)、起司腸(NTD30)、雞蛋(NTD10)、白飯(NTD10)、
五行麵(NTD20)、王子麵(NTD10)、日本魚板(NTD20)、
金針菇(NTD20)、蟹味棒(NTD20)。
簡簡單單一目了然的菜單。
老公點完餐點後而我剛好結束與石大姐的手機對話。
來訪這天石大姐剛好趕不及過來,
加上和老公也得在高乘載施行之前擠進雪山隧道,
也就是說無緣見到豪爽的石大姐,
無所謂的是我深深相信:因為緣份夠深所以值得更多的等待。
石大姐親力親為平常都會出現店裡幫忙與張羅,
若想要目睹石大姊本尊與風采建議晚餐時間前往。
開放桌上放置三款醬料:超辣醬、蒜泥醬和豆瓣醬。
老公只帶回超辣醬和豆瓣醬,
我不疑有他的問著:怎麼還少一種?
老公:這兩種看起來特別令人血脈噴張應該比較有挑戰性。
我:.........。
說時起那時快第一道先墊胃的熟食上桌。
單點滷味/將軍滷三寶(大腸+臭豆腐+鴨血)/NTD60。
沒有事前訂位只有現場劃位。
是說時間才剛剛走到中午11點,
才剛坐下椅子還沒有被我的臀部加熱,
一批手腳迅速的客人瞬間湧入鳩佔鵲巢藩將軍的官邸,
在一旁的我扎扎實實感受到樊將軍廣大無邊的號召魅力,
不一會兒的時間連門口也坐滿排隊人潮。
這道將軍滷三寶有大腸、臭豆腐和鴨血和醃製高麗菜看起來鮮香可口,
一靠近淡淡花椒滷味香氣立刻滲入我的鼻腔,
甚至連原本活動力稍嫌遲緩的食欲立刻矛塞頓開,
每款滷味似乎來頭不小且令人期待。
平常的我很少吃臭豆腐。
樊將軍的臭豆腐飽水度充足就像海綿被吸附了滿滿滷汁,
一口咬下整個滷味的鹹香四溢還帶點麻麻的後座力,
瞬間蔓延整個味蕾與口腔四壁,
耐人尋味的口感不會產生油蒿味膩口或過份嗆辣刺激;
鴨血和臭豆腐入喉的效果有異曲同工之妙;
大腸口感到味且軟嫩不用費力非常好咀嚼,
麻辣度適中不如外表那樣充滿殺傷力,
加上醃製脆口高麗菜很ㄙㄨㄚˋ嘴,
這盤滷味超適合當作正餐前的開胃菜或下酒菜。
挑食鬼老公當時不知道哪根筋不對竟然一口也不碰,
於是乎我只好背負起重責大任,
獨自大開殺戒並殺無赦一網打盡(奸笑)。
整體而言將軍滷三寶香氣撲鼻且辣度對我來說恰到好處,
如果能有三星蔥花點綴或許更增加視覺美味與提味。
將軍滷三寶的滷汁主要利用花椒和將近十多樣獨門醬汁製作而成,
因此滷汁不僅口感豐富且溫潤細緻,
同時達到微微麻微微辣的醇麻爽口,
很適合平常不太吃辣偶爾小酌一番的族群。
黃將軍泡菜鍋+羊肉片*1+白飯*1+芒果汁*1+雞蛋*1+辣醬*1/NTD128。
白飯*1+雞蛋*1+內用辣醬*1。
附在火鍋套餐的辣醬和將軍滷三寶的花椒是不同款,
主要和十多種以上調味以小火一起慢慢炒拌而成,
同樣有著不甚明顯微微淺淺的辣,
亦或是倒入小火鍋融入湯頭點綴與提振香氣。
樊將軍的白飯來自無汙染濁水溪壽司米。
素有外型賣相極佳的壽司米不僅口感Q彈,
連黏度和彈性都有著可圈可點的特性,
常常被用來製作頂級壽司或是一般炒飯等等首選。
本來就很愛吃米飯的我,
對於香糯Q軟的壽司米口感簡直就是抵擋不住的吸引力,
白飯一口口送進嘴哩,
當壽司米釋放出澱粉與唾液親密融合,
讓咀嚼帶動著充滿著香香甜甜的幸福表情。
黃將軍泡菜鍋。
說到泡菜最近韓國可是興起一股正名風,
要把耳熟能享的叫法改為"辛奇",
冠上文化遺產的頭銜搖身一變擠進高檔行列。
泡菜口感百百種對我這泡菜控各有千秋不同美妙。
樊將軍出品以高麗菜醃製泡菜走台式路線,
不像正宗以大白菜製作的韓式泡菜外觀鮮紅且味道辛辣,
而且顏色偏黃且葉片面積也比較小。
五行說。
我們常常聽到中醫師把人的臟腑器官依照金、木、水、火、土五行做分類。
由於五行是相生相剋的關係,
主要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只要其中某一關係出問題對應的器官就會生病;
(金代表肺、木代表肝、水代表腎、火代表心、土代表脾)
也就是說我們每天進食的食物和五行有密切關聯,
人體等同於小宇宙就像天地萬物皆仰賴五行運作,
不同顏色食物就會相應著五行也就是人體五臟。/ BY 長春Evergreen。
五行麵之黑竹炭。
樊將軍結合了金、木、水、火、土首創推出五行麵,
白色藥膳、青色綠藻、黑色竹炭、紅色紅麴、黃色南瓜五種。
每天上桌的五行麵口味視當天進貨狀況決定,
無法讓賓客刻意指定。
火鍋配料。
相信石大姐在火鍋配料上是有下過研究與挑選,
從光臨上乘三家涮涮鍋共和國就不難看出她的別有用心,
當時就發現和一般火鍋店的配料明顯不同;
這次在樊將軍同樣觀察到火鍋配料也小有巧思。
下次我會記得提醒服務生把不討我的喜的青江菜給撤換掉。
黃將軍泡菜鍋搭配羊肉片。
這是我所見過最具雍容華貴之貴妃浴姿態出場的羊肉片!
我必須說石大姐妳也太獨具匠心了吧!
哪來的創意點子把肉片塞進白色小浴缸裡,
讓這些躺著的羊肉片彷彿正恣意在渡假的氛圍且只差沒戴上大墨鏡,
一整個慵懶放鬆貌好像準備投入泳池懷抱般的雀躍,
看得我也跟著發出咯咯會心一笑。
新鮮的羊肉片一定要具備色澤紅潤,
脂肪為白色或奶油色且表面濕潤且富有彈性。
附餐飲料/芒果汁/單點NTD25。
鍋物整套出場時也會連同飲料一起上桌,
讓賓客在火鍋煮沸前或是進食的同時也能不閒著搭配飲品潤喉;
而且均以最大容量700CC讓客人一次喝足過癮。
餐桌上被滿滿火鍋食材給佔據,
加熱狀態的火鍋努力達到沸點彷彿為了取悅我這張嘴,
我的心像是跳起啦啦隊加油舞迫不及待進貢飢腸轆轆的五臟廟!
熱情攻勢的火苗讓湯頭接近沸點漸漸竄出小泡泡,
隨即而來的是咕嚕咕嚕的滾燙聲響;
在一旁守候的我專注端倪著泡菜鍋,
每一枚食材彷彿瞬間受到劇烈衝擊不得不快速蛻變,
這也是它們背負著最神聖的使命:餵飽皇凱莉的胃。
先將泡菜豪邁地一把夾起,
黃澄澄的暖意超令人垂涎三尺。
樊將軍台式醃製泡菜走溫文儒雅風格,
清爽回甘少了渾身都是勁的嗆辣感;
尤其當泡菜受到高溫釋放甜度到沸騰湯頭裡,
讓原本單調的高湯多增添一份淡淡的香氣,
整個湯頭特別顯得甘甜清潤且非常耐喝。
很喜歡這種小清新路線的湯頭,
尤其在寒冬來襲特別會有種發自內心的滿足。
涮羊肉片。
把羊肉片放到滾沸湯底之中,
用筷子以邊夾邊涮的方式,
待肉片變色後立即撈起。
現涮現吃最能展現肉質本身新鮮的條件,
最好不要同時放很多肉片下鍋容易讓肉質老化。
第一片原味(下左圖)。
樊將軍羊肉片數不多但每片鮮新且厚實,
品嚐起來沒有讓人擔心的羊騷腥味,
咀嚼起來帶著微微的彈性非常順。
第二片超辣醬(下右圖)。
羊肉片沾上藩將軍的辣醬。
對於不擅長吃大辣的我看著器皿裡的超辣醬略顯遲疑,
不過既然是石大姐推薦,
勢必要感同身受一下才行。
"咦!?是我的味蕾感應器壞去了嗎!?
怎麼沒有超勁辣讓人亂竄的驚爆感!?!"
出乎我意料的是超辣醬也太虛張聲勢,
完全沒有人如其名的一致感,
千萬別被上面密密麻麻的碎紅辣椒輕易震懾住;
當涮好的羊肉片附著超辣醬一次入口,
微微辣度立刻達到開胃效果而且唇齒留香意猶未盡。
所謂打鐵要趁熱肉片下肚後立刻把碗裡的湯喝下,
雙槍齊飆讓舌尖感受到入口回甘的絕美滋味。
烹煮五行麵一定要特別留意時間掌控,
不要煮沸之後還浸泡在湯裡太久,
很容易過度濕軟而讓口感走味。
黑色竹炭五行麵烹煮得宜的口感果然彈牙,
我尤其喜歡直接單吃,
讓麵條原為自然在口中展現,
享受最單純不複雜的香味。
樊將軍不像一般火鍋店皆使用耳熟能詳容易朗朗上口的火鍋料,
有些是讓我難以叫出真正名字的新角色。
手工蛋腸。
這個小巧玲瓏和馬卡龍有幾分神似的蛋腸,
表面光滑細嫩而且緊緊相依的蛋彷彿均勻地鑲嵌在腸衣裡,
非常有彈性的口感類似於質地飽滿的皮蛋非常特別。
章魚燒。
這枚看起來營養可口的章魚燒一副擺明"老爺我肚子就是有料"的模樣,
果不其然輕輕一咬差一點被裡頭火熱起司餡給暗算,
整體口感Q彈配上自然流竄出的鮮甜,
即使不用另外沾醬就能品嘗最原始的風味,
非常受到我和老公的喜愛。
竹炭貢丸。
顏色很嚇唬人但是吃起來和一般貢丸差不多。
鹽菜結。
鹽菜結外型看起來像台灣早期用來大灶生火的草捆,
因此有不同名稱像"草因"、"起火柴"、"柴把菜"或"菜結"等。
被綑綁的料被切成同等大小的條狀,
基本如"紅蘿蔔"、"瘦肉"、"酸菜葉梗"等,
最後利用韌性強的瓠仔乾固定菜結。
喜歡很有懷舊家鄉味的食材,
尤其瓠仔乾的脆脆清甜深受我的寵,
單吃或是沾醬非常清爽。
白將軍海鮮鍋+海鮮拼盤*1+白飯*1+冬瓜檸檬汁*1+雞蛋*1+辣醬*1/NTD128。
白將軍海鮮鍋。
基本上每位將軍所搭配的火鍋料是一樣的。
有特別留意到單點火鍋料和湯底火鍋料重覆款式似乎不多,
像是起司腸、鳥蛋等是火鍋湯底所沒有;
石大姐表示湯底的火鍋料會不定期做更換,
而單點火鍋食材基本上是固定的。
樊將軍火鍋料偏向在地家鄉味的食材種類,
石大姐直率表示:可以幫助鄉下阿姨;
這關係就像目前很多企業積極推廣的公平交易法。
個人比較喜歡湯底搭配好的豐富火鍋料。
海鮮拼盤(蝦、蟹、蛤蠣、九孔、水晶魚、魷魚、透抽角)。
各位觀眾!
您瞧瞧!您看看!您說說看!
有哪一家以這種價位的涮涮小火鍋能給上一盤七種新鮮的海鮮食材!?!
難怪石大姐電話中耳提面命的推薦海鮮鍋,
尤其當服務生一送上桌我們兩個眼睛都跟著亮了起來。
仔細來細數一番,
3隻活跳跳蝦、1隻小螃蟹、5粒大蛤蠣、1枚九孔、3條水晶魚、1小堆魷魚和透抽角,
全部堆疊在這盛有碎冰的碗公裡,
係金ㄟ有圖有真相。
海鮮料偶爾也會不定期有不同搭配。
換角度想我都忍不住替石大姐捏了一把冷汗,
到底這樣虧錢賺錢還是佛心來著的啊?!
石大姐說不奢求太多只要穩穩的賺就算少少的也是賺。
那照石大姐這種說法其他同性質或類似商家不是就賺很大?!
雖然蝦跟蟹是我的天敵,
但其他都是我愛吃的海鮮料,
愛吃海鮮的客倌們想必也會被這一人份豐富海鮮料刺的心癢癢,
那用日語"贅澤"(日文漢字"贅沢"/平假名"ぜいたく")形容一人份幸福不為過吧!
"海鮮的頂級價值就是新鮮,
如果不新鮮反而對身體有害,
還不如不要吃!"
寶媽這麼說過。
暖黃光線下每一枚海鮮透亮光澤與濕潤感強行捕捉了我們的視線,
四周也醞釀著一股濃濃的贅澤氛圍彷彿久久無法散去。
附餐飲料/冬瓜檸檬/單點NTD25。
樊將軍的飲料在中央廚房就已經先調製完成,
唯一能調整部分就是只能去冰但是不能去糖也無法加熱。
芒果汁和冬瓜檸檬對我來說都差不多,
含糖飲料一向不是我的菜,
如果可以最好能有無糖飲品讓我選擇。
同樣染上飢餓魔的老公也不遑多讓,
雙眼不時盯著鍋中湯頭的沸騰狀況,
摩拳擦掌一副蓄勢待發準備揮刀開鍘。
前面才說一定要特別留意黑色竹炭麵的烹煮時間,
老公竟然一個不小心就把竹炭麵煮成麵糊,
完全沒有口感的價值可言,
只能說這抱歉的可憐的麵兒真是難為了呀!
這就是證據啦!
是說認真的男人最帥氣,
看看我家老公有多專注經營他的小火鍋XD。
冉冉升起的白煙緩緩飄散在空中,
瀰漫著一縷又一縷的此起彼落,
讓人眼前蒙上一層白色朦朧,
彷彿宣告著這是一樁最值得好事多磨的等待。
水晶魚。
很少火鍋店出現水晶魚的蹤跡。
無骨魚身且晶瑩剔透的水晶魚一年四季都有產量,
吃起來口感光滑美味且營養健康適合小孩和老人食用。
我超愛吃水晶魚。
九孔。
九孔、淡菜、鮑魚這一類也是誘人款的海鮮食材,
(我現在還鍾愛生蠔)
特別是肉質肥美多汁Q彈彈牙的口感最令人深深著迷。
白玉皮。
剛煮沸夾起用肉眼乍看以為是竹笙,
只是竹笙明明該是軟嫩到入口即化,
可是放進口中咀嚼了一番發現越吃越不對勁,
非常有嚼勁口感非常特別,
原來這是處理過的豬皮。
不迫於時間限制來享受美味,
似乎更能把送進口中的每一份美味放大許多。
當享受變成一種無形壓力時總會不自覺想看手錶或是手機,
尤其對我這種吃一頓飯特別繁忙勞碌的人來說,
就像進行一場戰鬥澡必須快狠準使出最有效率的分秒必爭。
希望樊將軍不受限用餐方式一直維持下去。
重頭戲之小螃蟹登場!
這隻小蟹兒肯定逃不過老公手掌。
有一句話說"蟹味上桌百味淡",
吃到鮮美蟹肉宛如徜徉在海洋般的通體舒暢醍醐灌頂,
口齒餘味繚繞令人回味享受;
雖然我這一生無福消受,
幸好槍手老公彌補我的不足,
邊啖撥蟹殼並丟了一句話:意猶未盡。
一整份吃下來加上飲料一杯下肚真是狠狠飽,
要是食量龐大的人再單點幾樣還是划算。
蠻特別的是樊將軍主食沒有常見的冬粉或白麵,
而以養生五行麵、王子麵和白飯為主。
單點鍋物配料/牛肉片/NTD50。
來自紐西或澳洲的牛肉片。
新鮮牛肉片一定要是鮮紅色肉質要夠堅韌,
肉眼因為近距離依舊看得見肉質紋路纖細清晰,
且瘦肉微微帶幾分油花才能稱得上優質。
新鮮牛肉片在熱鍋中涮過幾下立即撈起,
隨即放進口中馬上就能感受肉質本身鮮甜,
不必特別沾醬就非常滑嫩可口。
標準嚴格老公說只要牛肉本身條件好怎樣涮都誘人,
失誤的是湯頭已先被海鮮食材的鮮味給佔據,
讓涮牛肉時少了點純粹清澈感顯得有點美中不足。
隔壁桌客人都已經翻桌好幾輪,
尤其是群聚門口拿號碼牌的人越來越多,
看著我們應該會恨得牙癢癢,
搞不好暗自咒罵:都已經吃飽了還不快滾!
一直以為吃完火鍋身上也會加碼外帶"火鍋味",
不知道是不是新店開張的緣故,
竟然沒有火鍋刺鼻味附著在我的身上耶!
離開前一定要跟樊將軍拍張照。
(是說我身上顏色剛好搭配樊將軍而且不吃掉她的繽紛)
當我們心滿意足準備離開時,
樊將軍小平頭店長和服務生特地站在門口歡送我們,
整個服務非常周到就像和老朋友分別般的氛圍,
這就是我對宜蘭人一直存留好印象的原因。
如果一件商品每一家售價差不多,
會讓消費者產生一種刻版印象,
只要提到這件商品就會直接認同價格就是如此,
要是有出現同樣的商品但是價格比較便宜,
身為消費者的我們直接認為怎麼這樣便宜,
而不會想到其他店家開價太高昂利潤賺很大,
但也許這件被說"經濟實惠"的商品其實才是合理的價格。
藩將軍就是我所意指"經濟實惠"的商品,
當然前提是CP值高。
吃完火鍋之後最害怕就是隨著時間拉長,
口乾舌燥的症頭開始附身,
那是怎樣喝水都制止不了的不舒服,
通常不是吃太鹹攝取太多納就是食用以粉調製的火鍋湯頭,
現在的我更加重視這部分我們不想拿傷身損健康來開玩笑。
樊將軍小火鍋沒有口渴症狀出現,
和石大姐說的一樣:童叟無欺。
一場和石大姐美麗的錯過,
我仍然期待著下一次和石大姐約會。
BY THE WAY,
我愛大頭樊娃娃!
延伸閱讀/
★宜蘭羅東★上乘三家涮涮鍋共和國★不時不食且健康養生美味於一身の原產地鍋物★
★宜蘭羅東★掌櫃食譜/掌櫃小吃部BOSS'S DINING ROOM★迷戀著客家花布與復古老上海之古為新品川湘時鮮の在地料理★
★宜蘭市區★Brown Taffy/咖啡糖義式廚房。咖啡。下午茶★沿著幸福路尋覓歐式鄉村與花樣童趣の白色獨棟小樓★
★宜蘭市區★蘭陽觀光夜市★再訪後屹立不搖與消聲匿跡之間の新發現★ ★宜蘭市區★蘭城晶英酒店/Silks Place★搶頭香之積極意義在於汲取豐富/樂活/人文/自在の早餐精髓★
★宜蘭礁溪★樂山溫泉拉麵★味蕾主觀地說著CP值不如預想高の耐人尋"味"★
★宜蘭市區★聚~北海道昆布鍋★迎接2013倒數前6小時の豐盛跨年饗宴★
★宜蘭冬山★香和牛排專賣店★平民消費高CP值の在地排餐料理★
★宜蘭羅東★哲屋義大利餐廳/Lounge bar★特色義式餐館之浪漫晚餐時光★
i-Classic婚紗禮服X整體造型(工作室預約制)
訂製款婚紗精品租借、限量手工美鞋&婚鞋、手作西服&手工皮鞋、皇式風格整體造型規劃
TEL:0975-155550
LINE ID:ak10272012
ADD:新北市三峽區國慶路/北大特區太子國際村
官網:http://i-classic.wix.com/i-classic-wedding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iClassic.Forever.Wedding
部落格:http://siquiero.pixnet.ne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