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想像中還順利地離開戶政事務所之後,
為了慶祝官方結婚日以及聖誕佳節的雙重名義,
特地二度造訪台北僑園品嘗我最喜歡的有小推車飲茶料理!
而且竟然打破第一次來訪紀錄,
吃了超過30道的美食佳餚,
到底吃了哪些?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台北僑園飯店(官網)
02-8866-3333
台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6段1號
話說港式飲茶對我有種濃厚的兒時記憶。
記得還在國小的年紀,
娘和阿姨們常常帶我們一群小孩到當時稱霸永和的鴻源百貨公司,
樓上有一家茶樓也就是港式飲茶是我們最常光顧的場所,
最忘不了就是很多年長的阿姨會推著小餐車詢問客人的需求,
而且每次桌上茶壺見底了,
只要把壺蓋翻開放在桌上不久就會有阿姨特地把茶補滿;
愛上翠綠鮮嫩的蠔油芥藍菜是從那時候結下不解之緣,
各式各樣經典港式小點也是那個年紀認識的,
即使那些人來人往與美味佳餚的畫面曾經人事已非早已成為歷史,
卻一直深深地烙印在我腦海與味覺記憶裡,
港式飲茶也算是陪伴我成長的重要線索之一。
雖然成長過程中不斷尋找能讓我再次拾回類似的兒時回憶,
多半都是失落或是撲空。
2012幫老公慶生品嘗台北僑園港式飲茶,
發現最能與兒時片段回憶重疊著莫過於那台舊舊的小推車,
每當出現前在我眼前總會有種莫名的想念與感動,
彷彿在提醒我小時候圍聚在一張大圓桌的大人小孩們是多麼歡樂和愉快,
又好像能嗅到從前的那群孩子曾經是多麼地天真逗趣,
大人們之前的情誼曾經是如此深厚的關愛著彼此,
只是現在即使再回憶忍不住夾雜著淡淡的哀傷與感嘆。
很喜歡港式飲茶。
這料理對我不僅有滿滿的人情味道,
經典的叉燒風爪芥藍芝麻球粉蒸排骨等小點,
再配著我愛的清香養生普洱茶,
耐人尋味的吃不膩。
聖誕節。
從懂事以來聖誕老人每一年都會出現在耳邊,
小時候並沒有因此相信世界上有聖誕老公公,
反倒是喜歡在這一天順勢做點凝聚情感的事情還比較享受。
即使只是一句聖誕快樂也能賦予某種程度的付出與喜樂。
延續上一篇♥♥婚禮紀錄最終回-官方の結婚登記♥♥,
下一幕立刻轉移陣地來到士林的台北僑園飯店。
話說2012年慶祝老公生日特地首次造訪台北僑園並留下不錯的美味印像,
這次辦理完結婚登記想更清晰地記錄這味蕾記憶又再次搭捷運到芝山站。
台北僑園外觀其實不氣派腹地也不大,
整體和設備看起來有種歷史感,
如果沒有特別留意,
並不會在這間太過中規中矩的樸實大門停留太多的眼光。
雖然是平日午餐時間但還是事前訂好位置,
特別要提的是這360開心點港式推車飲茶吃到飽,
周一到周五平日時間都有供應,
但是假日則採預約制也就是要訂位,
每個人是360大洋加收一層服務費用。
中午11:30開始營業。
我們兩個發揮搶頭香的精神,
誰料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飯店門口早就聚集滿滿虎視眈眈的饕客,
而且幾乎都是長輩級的居多,
夾雜在人群裡的我和老公還挺明顯的。
站在入口處往裡頭望去,
很多服務侍者還在忙進忙出地上菜與擺盤,
最先出現在眼前就是色彩繽紛的甜點和部分冷盤。
在等待同時我繼續東拍拍西拍拍,
僅留下老公在年長堆裡棲息著。
台北僑園中式餐桌風格總會讓我有種像是要來參加誰誰誰的囍宴的錯覺,
但整體來說還算寬敞且整體氣氛還算不錯,
唯獨就是擔心會太像菜市場的吵雜,
因為婆婆媽媽們真的是出乎意料之多,
光是一大群人站在入口守候,
隱約可感覺到婦人們正在處於蠢蠢欲動的鼓譟狀態中!
另外無意間發現飯店的櫥窗上,
也就是下面照片的右下那張照片,
利用乾燥花做成的鄉村捧花讓我一見傾心,
後來才知道乾燥款捧花價格驚人價值不斐壓!(//驚//)
我趁服務侍者進進出出省忙腳亂的同時,
悄悄潛伏在Buffet的旁邊不斷地徘徊,
原本我還小心翼翼的怕被發現,
但那些服務侍者也沒有因為我手上的相機而有所不悅的表情。
一些完整佳餚及環境照片入鏡的差不多之後,
忽然有個聲音制止我:我們不准讓人拍照。
我猜應該是店長之類的身分吧!
不過無所謂。
終於開始進場啦!
我和老公本來被安排到最角落的位置,
但是趁尚未進入恐怖的人滿為患情況,
跟服務侍者商榷換到離Buffet和餐車距離較近的56號桌要求,
竟然一口被答應讓我頓時有點吃驚,
只能說會吵的小孩有糖吃的道理是真理嗎!??!XDXDXD
我猜是業者發現太多賓客有吃不完都丟掉很浪費,
才在桌牌上順便祭出這個吃不完要加錢的策略,
不過吃到飽的風險就是這樣,
考驗人性也考驗店家的智慧,
不用到每盤見底只要不要過度誇張就好,
我是這樣認為。
每次正式上桌前,
李老大必定會先對我放關於他餓到可以吃下一頭牛之類的狠話,
不然就是表明他的戰鬥指數已經超越以往的驚人,
其實到最後我發現李老大一直都在扮演放羊的小孩........
港式料理烹調上耗時費料且花工夫,
口感上主要就是細緻、香脆或滑嫩感,
當然就必須搭配各種熱茶來消脂解膩,
於是港式飲茶成了獨特風格的飲食文化。
正因為吃港式料理口味較重也較油膩,
配茶是最好的選擇,
最常見有香片、烏龍茶、東方美人、普洱茶以及菊潽茶,
而選茶動作就叫做"開茶",
台灣的茶水費收的就是開茶的費用,
更換茶品需不需加錢視店家而異。
我最愛就是純粹的普洱茶,
普洱茶益處超多具有消除脹氣的功效且茶味穩厚,
與肉類等料理都能搭配得宜。
另外菊花普洱茶也是很多人在茶餐廳會欽點的。
倒出熱呼呼的普洱茶,
撲鼻而來的茶味兒真是清爽宜人,
我是個被普洱茶寵壞的孩子,
而且茶色越濃我越愛。
以禮貌的角度來說飲茶時倒茶要先幫別人倒最後才能輪到自己。
過去老香港人在茶樓吃飲茶的時候,
甫坐下來馬上會有侍者送上碗筷盤碟和一杯熱茶,
不過這茶沒人拿來喝而是拿來洗碗、筷和湯匙!
因為以前茶樓客人流動率高,
碗盤常為了搶時間而沒有洗乾淨,
於是大家會習慣先把餐具用熱茶燙過來保持衛生,
慢慢地變成在香港吃飲茶的必要手續,
但現在這種衛生問題已經改善許多,
台灣更是沒有這方面的顧慮。/大佬,食飲茶! 想當一天的香港仔 從吃飲茶開始
依我個人之見台北僑園的菜色種類算是很夠意思了!
光是Buffet的冷盤和甜點用看的就很有飽足感,
而且還不含推車及直接點菜的項目。
我記得2012年年初和老公那次吃完之後,
台北僑園就公告取消360開心點港式推車飲茶吃到飽,
沒想到沒隔幾個月又恢復這樣的用餐方式,
可見台北僑園港式飲茶有多受大家歡迎,
尤其長輩圈佔了很大的比例。
吃過台北東區幾間港式飲茶,
沒有推車對我就已經少了很大的FU之外,
菜色和環境也都普普且貴鬆鬆,
相形之下台北僑園整體表現可說是可圈可點。
儘管Buffet桌上放了這麼多道誘人佳餚,
卻都不是我和老公再度挑戰的主力戰場。
我們把重點放在現做的港式料理這塊,
所以壽司和沙拉我們就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了。
不然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不斷再向我們招招手。
這些簡單口味的冷盤幾乎都是我喜歡也會吃的,
偏偏我家老大就是不愛吃冷盤,
每次吃Buffet總會跳過去。
這涼拌海帶味道還蠻入味,
且海帶也挺軟嫩,
進入重點前吃幾口開胃菜還有助於後面的衝刺呢!
這盤滷豬腳還OK,
只是多半都是肥肉居多,
終究還是讓我卻步了。
土豆和花生滷的蠻透徹,
尤其是雞胗很有彈性且不用費力地咀嚼,
連不愛吃雞胗的老公都頻頻點頭。
港式飲茶到底等不等於茶餐廳???!!
茶餐廳實際上就是中西合併式的"快餐店",
提供了飯、麵、粥、燒臘等中式餐飲,
但也有豬扒包、通心粉、菠蘿油等西式快餐,
出菜速度是茶餐廳最大的特色之一。
而且茶餐廳的種類比飲茶更多樣化,
能有這麼多不同的主食、飲品是經過大家的個人喜好所發展出來的,
有人喜歡咖啡加奶茶變成的"鴛鴦",
有人則是要檸檬加咖啡的"檸啡",
久而久之這些個人化的餐點逐漸成為菜單上的常客,
後來就廣為大家所接受。
從這點可看出來茶餐廳可說是代表香港飲食文化的產物,
集合了香港人飲食的習慣,
這樣的風味可是香江限定的呢。
"飲茶"文化發源自廣州,
字面上雖然看來只有"喝茶"的意思,
但其實包含了"喝茶、吃點心"這兩項飲食內容,
粵語常以"一盅兩件"來形容飲茶,
也意含著這樣的消費是很低廉。
真正吃飲茶是要到"茶樓"或"酒樓",
那邊才會有服務員推著推車送上熱呼呼的燒賣、叉燒包、蝦餃等各式點心。
/大佬,食飲茶! 想當一天的香港仔 從吃飲茶開始
另一邊的Buffet放滿蛋糕和飲料等甜品。
台北僑園的甜點蛋糕個個外表看起來精緻有質感宛如站崗的小士兵,
彷彿它們互相串通好謀篇佈局預備要掀開一場大戰。
我實在無法理解。
真要比像千葉這種大型連鎖火鍋店或是其他同性質吃到飽的餐飲價位比台北僑園貴,
但為何甜點卻反而看起來普通又廉價!?
水果就只有柳丁和西瓜。
老公:現在是冬天為啥也有西瓜?
現在科技進步很多農作物本來就不用像以前一樣當季才有,
只是差異在是不是夠甜而已。
不過低溫寒冬看到西瓜不禁會有種默默顫抖外加ㄍㄚˇ冷筍的冷感。
台北僑園的飲品只有熱茶,
不然就是香醇的冰烏梅汁。
烏梅汁也是非常有去油解膩的效果。
除了光臨生意旺的餐廳點菜手腳千萬別太慢,
尤其是身邊有太多嗓門大且不計形象婆媽型人物最讓人感到威脅,
能預見的是越到後面出菜一定會越慢且還有很多抱怨的聲音。
於是我們一坐下就迅速地把能點的港式熱食都先點過一輪。
甜點旁邊的是一大鍋熱騰騰滿載餡料的紅豆西米露,
老公反向思考的先把熱呼呼的紅豆甜湯下肚,
而且在我吃冷盤的同時還續了2碗,
而我的用餐習慣還是先吃點鹹食再下胃。
我跟老公非常互補的一點就是,
他喜歡喝紅豆湯的湯,
我喜歡吃紅豆湯的料。
尤其是剛煮好一開鍋甜滋滋的濃醇紅豆香有幸福的感覺。
雖然越吃越冷但是涼拌雞胗和海帶口感和味道非常開胃。
當我想再再次續盤時那些婆媽出征隊已經將把費桌上通通分食乾淨,
只能說他們功力實在太深厚了。
下面這將近30道的港式料理是我們共同完成的目標。
雖然還有一些沒點到且還在清單上的甜點也還沒裝到,
要是再繼續承載只能眼睜睜看著兩艘船翻掉直接上演沈船的鐵達尼號了!
只好繼續期待下一次台北僑園新菜色。
例如這次就沒有腸粉系列也沒有我們兩個超級愛的芝麻紅豆芋泥球,
芝麻球可是我對港式飲茶有記憶以來,
認為最最最最精隨之一的中式甜品!
"YAYAYA!小推車出現啦!" 我對老公興奮地說。
是一位年輕的女侍者在服務大家。
我們位置最快看到美食出菜果真換的好。
嚴格來說推車流程由女侍者優雅親切地一桌桌詢問大家。
剛開始是被婆媽們抱怨每次都從同樣的動線進行,
導致後面的人根本都點閱不到就被清光,
於是最後演變成這些侵略性高強的出征隊只要嗅到小推車的蹤跡,
不管在哪裡就變成一場你搶我奪的戰場畫面非常驚為天人,
即使女侍者已經不斷告誡甚至是頻頻擺臭臉都於事無補,
最後只能兩袖一攤的搖搖頭任婆媽們隨意擺佈。
果不其然這一點也不溫和的上菜方式發生了!
真的忍不住替服務那些婆婆媽媽們的女侍者們平反一下,
她們一定不想被攻擊服務態度很差的字眼,
問題是遇到消費者侵略性太強的情況很難招架非常冏啊!
別再公共場合用餐時一看到每味佳餚就降低了格調就像菜市場一樣,
何必呢??!
這是推車上老公愛的牛腱肉,
一上桌就默默地金吞蟬食,
一轉眼就見底,
肉質嫩度不錯吃。
我愛的涼拌四季豆,
有點酸酸辣辣的醬料拌入口味好清爽,
脆脆的四季豆口感又把我的胃門給打開了一些!
第二回合蒸籠點心類出場啦!
這畫面在我小時候常常見到並伴隨我長大,
不變的是深深烙印在我的心裡的回憶,
而且當侍者一推到你面前把掀開小蒸籠之後的陣陣熱氣騰騰,
令人食欲倍增之外好像把我施了魔法一樣,
激起我想包下整台車的衝動XDXDXD.................
對我而言每道熱氣冉冉的小蒸籠就像是承載著時光與回憶的重量,
再熟悉不過了。
必點的粉蒸排骨。
蟹肉紫菜捲。
其實很多燒賣裡面都會包著鮮蝦,
這時我都會哀怨的看著老公。
雖然他會體貼的幫我挑蝦不然就是要我再加點。
我看著這兩梗討笑嘻嘻地躺在那裏還真不是滋味。
失誤老公太快把甜包給叫上桌,
導致空間太快給佔走,
瞬間戰鬥力減弱了不少。
這道沒有內餡單純只是品嘗甜甜的麵皮香口感。
又是讓老公獨享的蟹黃餃。
不過光看那黃橙橙的麵皮衣微微帶點光澤感,
就能想像一定很Q彈!
就像水餃好不好吃除了內餡用料要實在豐富,
厚實略帶點光感的外衣是讓我決定印象分數高與否。
哈!戰鬥力減弱的老公猛喝著熱茶。
我跟老公兩個人吃港式飲茶最棒就是每道份量少卻又都能品嘗到,
平日沒有用餐時間限制之外,
多半服務人員都算是蠻親民主動能及時回應我們的需要,
至於那些婆婆媽媽我就不得而知她們的看法。
接下來是剛剛點過一輪的菜色上桌。
椒鹽雞柳。
這道皮酥肉嫩的口感灑上一點點碎點辣椒,
處理不油不膩且肉質不柴挺滑順,
一下又見底了!
原來季節炒時蔬是高麗菜。
嗯!清炒清爽好吃。
只是食疏裡面沒有我最愛的翠綠芥藍菜有點失望就是。
紅燒豆腐。
這道完全是老公單純想念Toby家的經典豆腐料理煲點來解解饞用的。
老公結論是:我真的是解饞用的,還是想念Toby加入口即化的嫩豆腐啊!
(有興趣深入了解可點閱>★新竹竹東★囍宴小館★不得不推絕妙好滋味廚藝★)
我唯一有貢獻就是那條非常搶鏡的翠綠豌豆。
喝紅豆湯明明就是在指喝湯這件事情,
但是我偏愛吃飽滿渾圓的大紅豆遠遠勝過於湯。
在這裡用餐拋除掉偶爾傳來陣陣人聲鼎沸的對話,
台北僑園放著我喜歡濃厚BOSSANOVA的輕快音樂曲目,
在黃澄澄的柔和燈光微繞下用餐,
也蠻適合戀人夫妻前往約會。
像我們左右兩邊也都是戀人夫妻,
都是一副吃得不亦樂乎的畫面。
誰說只有西式餐點才能培養氣氛,
吃中式料理配飲茶也很讚呀!
家鄉蒼蠅頭。
其實老公一對侍者加點說出這道我有點驚訝。
一上菜他才恍然大悟是誤觸地雷。
這道我個人認為不錯吃就是要配飯,
不過也沒有人會單點直接吃很鹹耶!
切段綠韭菜油亮油亮的,
而且整體脆度掌握的好讚,
一咀嚼就會聽到口中卡滋卡滋的陣陣發響,
如果想吃白飯建議這道可以試試看。
櫻花蝦糯米蒸。
哎呀!最讓我朝思暮想又不能經常陪伴的第一名莫過於油飯類!
我是個很愛吃澱粉的女生,
但是理智像惡魔一樣總潛伏在我的生活週遭,
加上糯米類又很難消化,
見到它就像每年七夕情人節的牛郎與織女一樣,
久久才能解相思之苦。
再不然就是每次吃喜宴,
只要有熟悉的油飯味一定讓我特別興奮,
即使想打包帶走我的惡魔總會來敲門。
僑園油飯一樣散發濃郁的糯米飯粒香,
夾帶著瘦肉香菇等餡料的香味,
熱呼呼地吃進口真是又滿足又彈牙!
不過我不喜歡蝦的口感,
無意間吃到櫻花蝦碎片,
個人認為會降低糯米的整體風味。
而且我更不喜歡在米飯上淋上任何醬料,
會破壞我想吃到最純粹的糯米香。
橙汁肉排。
第一次老公慶祝生日吃到當時簡直為之驚人,
無論是閃閃發亮的外表還是撲鼻而來的橙汁香氣,
最重要就是入口的肉質極為多汁又滑嫩。
這次不知道是錯覺還是已經有七八分飽,
不難吃淡似乎有點差強人意。
最後也是被我們分食淨空。
怡香茄瓜煲。
很多人都怕吃茄子,
偏偏我很喜歡吃軟綿綿帶點鹹辣口感的茄味,
而且這一道一樣是配飯配酒的開胃料裡!
這道烹調處理算OK,
平常卻很少有機會能吃到這樣料理就會特別多吃幾口。
小推車又出現啦!
也就是說恐怖的事情又要再度上演,
真擔心這些婆婆媽媽要是一陣不甘心不滿足會發動起怎樣的激烈手段,
不過幸好還聞得到一絲絲理智的氣息。
又是一道必吃的經典鳳爪。
這道是我獨享的專利,
老公對於這一類多半是採取避而遠之的動作,
但是我在一旁卻是吃的津津有味,
非常有反差的畫面。
這道清蒸大香菇很推薦!
包覆了滿滿蔬菜與碎肉,
讓整朵香菇更顯得澎湃厚實不少,
而且咬下去香菇清甜透味的湯汁那股威力,
我猜程度可媲美日本長崎廣島被投下原子彈的威猛兇狠吧!
超級鮮美彈牙而且吃了一枚還會想再把小推車叫回來,
難道這些婆婆媽媽們就是因為這樣而失去理智嗎!?!
如果是的話必須得對她們承受不了的美味壓力而改觀了。
這道薑汁大腸就表現不如預期。
大腸蒸得似乎太過度,
原本喜歡帶有微微的輕輕的嚼勁口感不見了反而過於軟嫩不是很順口,
至於薑絲應該是切細切碎之後融入湯汁裡面,
這道就沒有我想像中那樣出色。
涼拌杏鮑菇。
放在小推車上其實看不太出來其實非常好吃!
一方面皮膚被染色且又是冷盤反而無法清晰地凸顯真正深藏不露的身價。
很推薦這道口感脆度剛剛好,
且微鹹的後製調味加上杏鮑菇本身微甜恰到好處,
我要改口叫它為曖曖內含光之高手過招杏鮑菇俠。
叉燒肉。
個人認為它是港式飲茶界裡的龍頭老大!
只要壓軸老大一出巡所向披靡,
即使粉絲如我食欲再怎樣不佳都會跟著黯然銷魂!
各位您看看您看看!
這又油又亮的色澤靚麗外表多麼難以抵擋押!
我喜歡的叉燒要肥與肉分布平均,
即使瘦的比例多一些也無妨,
因為吃多了也不膩。
但是這次吃有點失望的是,
滿心期待的口感卻隱約感覺到肥的比例重了些,
味道依然是非常到味。
吃到這裡老公已經快要棄械投降,
剩下我繼續孤軍奮戰。
中式甜點類就開始算道他的頭上去,
他狂說這道對我不感興趣的芋頭球綿密細緻超好吃!
湯品金針燉子排。
這道是每日限量供應,
湯頭是非常清新的甜,
非常爽口舒服的蔬菜香甜,
金針排骨泡在湯裡更加入味。
老公的酥脆馬蹄條。
雖然也是港式飲茶的座上賓,
不過除非我沒吃飽或是看不到想吃的才會找上它。
我看老公吃的嚇嚇叫,
應該也是口感很Q彈吧!
霸王花燉烏雞。
這道也是每日限量供應的湯品。
不過這湯頭和之前金針燉子排相比,
甜味就多了動物油脂的元素,
裡面的烏骨雞肉質JUICY,
潛伏在湯裡卻不失霸王的氣勢,
而且再回去喝清淡金針燉子排的湯頭,
完全都被霸王烏骨雞的風采給搶搶去。
香悶桂竹筍。
我很喜歡竹筍清脆的口感,
而且竹筍纖維質含量豐富,
對於腸胃蠕動有很不錯的益處。
不知不覺就把悶筍給全部吞下肚。
我本來就很喜歡吃涼拌海蜇皮,
可是這次的口感似乎不怎麼脆,
不知道是泡太久還是怎樣,
彷彿再多吃一口會耐不住我的味蕾。
基本上吃到這裡我們還在苟延殘喘。
糖醋炸魴魚。
這道拖到最後才點真是失策啊!
魚肉嫩度處理挺不賴。
這位歐巴已經進入最後的清潔工程-剔牙。
我最害怕但也讓我最佩服的還是那群婆婆媽媽們的心狠手辣。
我望向旁邊的把費桌她們正在瓜分那些精緻甜點,
最讓我嘖嘖稱奇的是她們到底有幾個胃啊?!
怎麼比我想像中還要更有吃不停的本事。
OH!我輸了。
雖然說未食用完畢會依照規定開罰其實嚇阻作用比較大。
就兩人位置而言我挺喜歡56桌的風水,
儘管空間寬敞度是沒特別能提但是位置居中地點佳優勢多。
與其說我喜歡吃港式料理,
不如說我特偏愛飲茶配點心,
應該就像西班牙TAPAS配上下酒菜有異曲同工之妙。
原本對港式料理沒有太多偏愛的老公,
現在也會因為我的熱衷喜愛跟著FOLLOW。
京醬炒玉貝珠。
蝦秘!
原來我們還有未上菜的名單押?!!
吃到差不多下午一點的時候服務侍者會開始一一進行請賓客買單。
沒想到已經進入截止點菜的時間,
一位男侍者忽然送上一盤終於出現的京醬炒玉貝珠。
份量挺小的所以我很有"度量"的把它吃完,
只能說一般般表現平平嚕!
我們對於台北僑園360開心點推車飲茶的活動是舉雙手支持!
甚至希望業者不要變動一直不間斷地經營下去,
至少還有個地方能讓我能重拾小時候的過往與童年回憶。
2012年饕餮聖誕餐雖然不是走歐美路線,
但是飲茶在我心裡同樣簇擁著一種油然而生的溫暖感。
2012年對我們是個既重要又關鍵的一年,
籌備許久的人生大事結束,
也意味著我們要進入另一個感情的皆段,
努力走得更長遠更順遂!
除此之外聖誕節成為我們官方結婚紀念日,
我們要慶祝的不只是紅綠金白的歡樂節慶,
最重要的含意就是往後每年的叮叮噹我們都會手握著手一起開心度過。
延伸閱讀/
♥♥婚禮紀錄最終回-官方の結婚登記♥♥
i-Classic婚紗禮服X整體造型(工作室預約制)
訂製款婚紗精品租借、限量手工美鞋&婚鞋、手作西服&手工皮鞋、皇式風格整體造型規劃
TEL:0975-155550
LINE ID:ak10272012
ADD:新北市三峽區國慶路/北大特區太子國際村
官網:http://i-classic.wix.com/i-classic-wedding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iClassic.Forever.Wedding
部落格:http://siquiero.pixnet.ne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