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塵僕僕前來這家早已炒得沸沸揚揚輔大花園夜市,
我和老公最終的結論就是:
想再來光顧的意願和動力不知道會是某年某月某日?
難道是期望太高所以才感到特別落空嗎?
輔大花園觀光夜市(官網)
02-2902-3869
新北市泰山區中山路2段666號
週二五六日17:00~1:00
體恤上週週六老公得完成補班任務,
說好一起在輔大花園夜市吃晚餐。
當天一個努力在算下班時間,
一個努力儲存五臟廟空間,
就是為了迎接傍晚相見歡與大開殺戒。
這個已經開幕一年多的輔大花園夜市,
據說是北部最大夜市和仿效台南花園夜市是個非去朝聖不可好去處,
也因此默默地在心裡貼上不容忽視的標籤。
再加上當天週末勢必又是人聲鼎沸的圍剿狀態,
於是提早前往夜市勘查地形。
輔大花園夜市僅附設免費的機車車位,
對於四輪族可選擇附近收費的私人停車場,
或是停遠一點再慢慢步行過來。
當天我特地搭乘公車且比我想像中還快速到達呢!
(話說最近很愛搭乘公車)
差不多傍晚五點我踏進夜市,
這和之前三峽因為被舉發而被迫歇業的幸福夜市每攤都有遮雨棚掩蓋著很雷同,
(據說下雨天依舊照常舉行)
整個地型與空間規畫也非常地類似。
因為太早抵達很多攤位還沒準備就緒,
儘管業者和工讀生已經動起來,
我卻開始擔心不知何時才能安撫溫暖一直處於鼓譟的胃。
大致上把動線跟攤位繞了一遍,
嚴重懷疑這裡是否真像新聞提到說能容納至少400個攤位,
而且是否真的能容納至少400個攤位,
為什麼一下子就又走回原點?
難道是腿不知不覺中變長了嗎?
隨著天色漸漸暗下來,
門口湧進的腳步和車水馬龍聲音開始增加,
也開始察覺到哪些攤位人氣最搶搶滾,
已經開始出現明顯的排隊人潮,
哪些即使早就準備好卻仍然沒有生意上門。
最靠近側門口一攤叫做"麥格問格のQ",
以招牌跟攤位能見度算是很吸引大家目光多留幾秒,
不僅好奇盯著攤位上面文字和食物圖片,
還會激發起這葫蘆裡賣啥藥的好奇心。
當時人來人往的許多湧進夜市的人潮都紛紛停駐在這攤位附近,
一方面擔心太晚排會後悔自己不夠積極而浪費更多時間,
另一方面是到底要不要先從這攤下手?
經過3秒鍾明察秋毫的抉擇,
二話不說上前入手。
攤位桌上有許多便條式MENU讓客人自行寫好,
以自助式再放置另一個桌上最為排隊和叫號的依據。
記得前面是個有年紀的伯伯他也興致滿滿地跟著等候叫號,
看來這應該是老少咸宜的類型,
再加上越來越多人匯集於此,
讓麥格格のQ的生意就像火柴效應立刻被點燃。
名片上印製了9種口味:
焦糖瑪奇朵、焦糖、草莓、焦糖抹茶、巧克力可可、原味、玉井芒果(以上皆NT35/枚)
蔓越莓多酚、優格白葡萄(以上皆NT400/枚)
一片片烤好的不同口味格子Q成品在鐵架上,
遠遠望去好像色彩繽紛的黏土杯墊格外地醒目。
雖然邊等待中的我有點難不住性子且邊吃碗內看碗外,
不斷觀望到底還有什麼是值得下手目標可先行鎖定。
直到老公風塵僕僕趕到夜市口,
我的格子Q仍然還沒有出生。
老公出現了。
攤位上寫了一些產品的特色,
例如有說到格子Q美味關鍵在於冷卻,
一旦放涼絕對會有外脆內Q的口感,
冷絕對比熱好吃,
即使放久也不會乾掉硬掉。
放冰箱2-3分鐘口感更Q;
放進烤箱90秒口感脆。
外觀長相一塊塊小方格和耳熟能詳的鬆餅外貌有異曲同工之妙,
對於沒有品嘗過的我對於店家一再強調這絕對不是鬆餅的標語字眼,
讓我邊等待邊揣摩到底是怎樣口感如此令人新鮮。
另一份草莓格子Q外皮帶一點枚紅色的漸層感,
手摸起來似乎能感受到一種粗粗硬硬的表面觸感,
且兩份大小都很平均大約是我的手掌撐開的面積。
原來如此!
咬入口第一個感想就是:
這和麻糬麵包口感幾乎很像麻嘛!
難怪一直努力解釋格子Q絕對不是鬆餅。
除了口感Q尤其冷冷入口果然有嚼勁,
又有點類似吃夾心軟糖咬下去的鬆軟,
只是格子Q多了反彈的觸感在口中,
裡面巧克力和草莓香氣伴隨著每個QQ口感的咀嚼感受到香氣,
第一次吃算是意外新鮮感體驗。
對老公來說不算是非吃不可的小點,
老公可能是想表達"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的意境。
這攤位隨著夜幕低垂排隊的長度越加強,
甚至是超越了剛剛介紹的格子Q,
害我也的大腦沒有多餘時間做思考立刻融入隊伍,
體驗看看到底是有多驚人的美味。
餐車前面牌子秀著全部13種口味,
起司、肉鬆、泡菜、鮪魚、咖哩、哇沙米、梅子醬、黑胡椒、
蜂蜜芥末、泰式甜醬、煙燻火腿、黑胡椒燻雞、和風海鮮沙拉。
除了最後面三款是NT45元,
其他全部皆是NT35元,
而且任選三款還能折抵NT5元。
排隊時我剛好落在算離攤位接近的位置,
才不到幾分鐘時間我猛然回頭一看,
"哪時候冒出這樣多人 ?!"(大驚)。
這攤除了人多吸引眼神關注之外,
對於日式飯糰這類小點我也很喜歡,
尤其去吃日式料理通常MENU出現基本上是不會放過。
依我的淺薄觀察,
他們把半成品飯糰就是下鍋前的三角飯糰先整齊排列在白色箱子裡,
開業後一位不斷進行下油鍋炸飯糰的動作,
另一位則為客人點選口味做搭配處理以及包裝,
最旁邊一位是支援人滿為患的時候。
下油鍋洗禮後的三角飯糰瞬間穿上金黃色戰甲戰袍,
每一顆雄赳赳氣昂昂的像是被嚴格篩選後的體型,
就這樣依序被帶出場的畫面,
讓我忍不住在旁邊拿起相機捕捉。
好不容易花時間排到的黃金飯糰,
握在手裡暖呼呼的溫度讓一路上被寒風襲擊的我明顯感受的暖意。
整份外觀來說,
面積大約有一個掌心的大小,
厚度以目測最少有4公分,
(和超商販售的御飯糰應該差不多大小)
若是還加上口味的變化包裝就往上增加。
這份是我的黑胡椒燻雞。
核心人物炸飯糰每種口味都是同樣的,
主要是在外觀所搭配的佐料與食材不同。
黑胡椒燻雞口味中的陪襯綠葉主要有燻雞、洋蔥和甜辣醬料,
最後穿上一件深綠色的風衣海苔就可以被帶出場了。
本來想要用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來形容,
換成一份據有低調華麗風格的炸飯糰好像更恰當。
老公的起司飯糰。
自從上次收到嫻從墾丁寄來的小度包子之起司口味,
讓原本就超愛小度包子的老公更加對起司的迷戀且症頭更加明顯。
所以二話不說就為老公點了起司口味。
起司口味看起來就比較有平民的路線,
主要是一片黃乳酪片和美乃滋甜甜鹹鹹的醬料,
再直接穿上深綠色風衣,
因為過於簡單所以核心人物的身體曲線一下就被一目瞭然,
也因為這樣更加發現黃金飯糰被炸的酥脆貌又襯托出令人垂涎三尺的誘惑。
(上面敘述形容照理說應該順勢把女人的乳溝都搬搬出來才對XDXDXD)
先說核心人物吧!
果然是外皮超酥脆且每一米粒都均勻地受到高溫的洗禮,
尤其一咬下口感與味道都非常飽滿扎實,
會先聽到喀滋聲響咀嚼幾秒後就是牙齒舌尖和米粒間的甜蜜火花,
又有點像是吃到御飯糰進階加強厚實版的氛圍,
第一口由老公率先操刀看他一臉喜悅滿足感有種大中的FU。
兩種口味都不錯我都挺愛,
但老公還是以起司控的立場力挺。
吃完前面兩攤繼續尋找其他目標。
這攤除了烤架上一排排快爆開冒青筋的焦黃雞翅有點驚人之外,
另一個醒目重點是以溫柔口吻詢問排隊人客口味,
一枚長髮超卡娃宜的日韓系長相正妹也是不遑多讓。
這攤很簡單分辨就是,
僅販售兩種口味的雞翅包飯:
明太子和培根兩種口味,
前者為NT60元,
後者為NT55元。
業者說明太子是我們銷售最好的口味,
不知道這和行銷手法有沒有關係,
通常最貴都會被說成是賣最好的XD.....
單純雞翅所花的烘烤時間或許不用太久,
但是裡面包著米飯要夠熱雞翅又不會焦黑,
這樣所花費的相對時間上絕對要消耗,
也就是老闆和每位客人面對面沉默時間會長久,
也就是說一次大約可烤出11-12隻的雞翅包飯下一批的人客就要再更久,
真是一份非常磨時間的小吃,
難怪只提供兩種口味。
等候過程中老闆不斷會為低溫燒烤的雞翅刷上醬料增加濕潤度與入味度。
攤位上還有名片可以自行索取,
最特別就是連外型都做成雞翅包飯很有創意,
這成本似乎不便宜,
雖然羊毛出在羊身上這句話也瞬間閃在我的腦海裡。
終於千呼萬喚的明太子雞翅包飯上場啦!
表層灑上碎海苔和白芝麻提香,
襯托出明顯對比焦黃焦黃的雞翅包飯更令人蠢蠢欲動。
份量來說有包飯處面積約莫是一個掌心的大小。
雞翅外皮呈現油亮油亮的光澤,
濃郁顏色彷彿是一種看對眼的豁然開朗,
尤其是撕開紙袋的那一煞那.......
咬下第一口前我還在擔心是不是不能太用力,
萬一雞翅骨傷到我的牙床之類怎辦?
沒想到裡面的雞翅骨早就被處理掉了!
全部盡是被飽滿的明太子金黃色米粒給狠狠占據,
難怪雞翅皮過度緊繃就像被電波拉皮一樣緊緻的嚇人。
外皮經過低溫烘烤口感不油膩且薄嫩再加上醬汁甜甜鹹鹹的味道,
配上不算是Q彈口感的米粒,
整體來說算是挺特別的嚐鮮小吃。
因為燒烤耗時所以成本才會高,
以顧客立場來說這一份要價NT60是挺貴的,
基於嚐鮮和美味度算是還不錯。
吃這雞翅包飯就是要大口咬下才有吃夜市的爽勁嘛!
瞧瞧我家老公連下巴都留下證據也不擦嘴XD.....
這個週六晚上氣溫驟降風又透,
想來上一碗暖呼呼的湯進補一下,
剛好這攤"傳統小吃"有我想喝的藥燉排骨。
我對藥膳排骨的喜好程度一般般,
只要不要太過離經叛道的味道,
對我來說都是差不多的。
整碗滿滿排骨和八分滿湯頭,
舀起湯還能發現紅棗枸杞的食材,
以自然食材增加湯頭甜度確實很香甜。
我對藥膳排骨不那樣感興趣的最大原因是,
骨頭總是大於能咀嚼的部分(我是懶人XD),
不管去哪裡吃離席的桌上一定會有堆成小山的骨頭遺留。
這家藥膳排骨湯頭蠻清甜肉質也軟嫩。
老公幫我拍照的時候,
老闆送餐經過還順便大叫了一聲YA,
害我頓時三條線起來XD........
從夜市入口進來早就發現一家大排長龍的攤位"鬪雞三星蔥腿板燒",
特別是日光色招牌白亮到其他人事物有種被忽略的狀態。
一經過這攤發現手持鏟子兩位師傅忙碌地操弄著鐵板上一塊塊的雞腿,
不斷聽到吱吱作響雞腿和鐵板的結合聲響和陣陣飄出雞腿焦誘人香氣。
這攤主要販售的鐵板雞腿有五種口味:
人氣第一名搭配日式獨門醬汁的醬燒雞腿肉、
第二名則是以鮮美鱈魚卵且酸甜微嗆辣的明太子芥末雞腿肉、
其它則有天然海鹽鮮甜回甘的鹽燒雞腿肉、
不嗆辣美式芥末醬的黃芥末雞腿肉、
以及微酸甜辣以胡麻醬醬料的韓式辣醬雞腿肉。
除了第二名為NT60元,
其它則皆為NT55元。
這攤的效率確實快多了,
明明隊伍排很長我們在很遠的位置,
不一會兒的時間就輪到我們,
而且手持兇器相機的我被裡面正在揮舞雞腿肉的師傅眼尖發現,
並以極具人性化的停格讓我拍攝他們的帥氣英姿和雞腿肉,
只能說一邊煎著雞腿還能擺POSE這真是高招,
看來這些大叔都是有練家子都是練過的。
外場則有一名阿姨詢問口味與進行盛裝,
最後則是由另一位負責收錢,
因為人手足難怪效率特高。
點了一份排行榜第一名的醬燒雞腿肉。
仔細注意這個紙盒子,
上面特地把招牌文字在盒蓋處做了點造型,
這帶點巧思創意除了加強顧客對這攤的印象之外,
又忍不住想到剛剛提到的羊毛出在羊身上這句經典不敗的諺語。
一份NT55元的份量與重量比我想像中還要少還要輕,
雖然表面灑了滿滿厚厚的我最愛的三星蔥花和白芝麻,
不過掩蓋不了價格有點略高的事實。
這份放在手掌上熱度陣陣傳來的雞腿肉表皮油亮油亮的焦色,
最重要散發出香氣十足的日式醬香讓我的五官快要招架不住,
這份雞腿肉已經由師傅先行切塊的處理,
一咬下去肉質果然有軟嫩且汁多醬料濃郁非常入味,
尤其搭配三星蔥花和白芝麻提味和平衡過多的醬料味,
整體吃起來一口一個真心的爽快且塞進嘴裡咀嚼好有滿足感。
但是還是忍不住想說:
為啥一下就吃完了?!
很不夠過癮的份量耶!
再往前晃就看到我剛抵達一家位置也十分醒目的"爆蛋糕"。
這攤當時也是很多人正在排隊,
於是也被我放進口袋名單,
只是再次經過竟然發現沒有啥人排隊,
立馬衝上去點一份。
對於雞蛋糕這類很有小時候回憶的小點常是我跟老公的目標,
而且招牌名字有一個爆字讓我不由自主先貼了標籤與畫面:
燒滾滾的奶油在口中爆開並齒頰留香。
"老闆!我要一份!" 我說著。
邊說邊掏出零錢NT25元後,
發現原來只有一枚爆蛋糕,
老實說有點小小的失望,
原本心裡想應該至少也有個3枚才對。
這一份長條狀爆蛋糕大約有6-7公分長,
差不多3口就能遊戲結束,
總體來說還是非常不盡興的視覺感,
瞬間有種寧可買個傳統古早味雞蛋糕裡面什麼也沒有包,
至少數量多一點眼睛還能先獲得飽足感。
一咬下去竟然不是爆漿的類型,
和我原本預設的想像大相逕庭完全沒有湧現的口感,
而是像是布丁口感的蛋白和蛋黃包覆在雞蛋糕裡面,
雖然整體口感是非常軟嫩細緻甜度也剛好,
但整體來說給不了我們舌尖甚麼出乎意料的火花,
吃完一枚在口中和五臟廟似乎發揮不了存在感似的。
當晚如果不是太冷就是我被大食怪附身,
老公都已經有飽足感,
我竟然還在嚷嚷我還是好餓啊!!!!
這種類型燒烤到處都有,
最讓我喜歡讚賞的還是永和樂華夜市那小小攤的蜜汁燒烤。
邱記這攤招牌上寫10元,
事實上只是為了吸引客人的聚焦,
大多數的烤物都要15-20元只有3-4樣10元,
最後我看來看去只選了三樣來試試看。
我點了一串豬血糕、一串鑫鑫腸和一串豆干。
豬血糕出乎意料的驚喜,
要不是早已經知道是豬血糕,
不然說是熱麻糬在我口中被咀嚼也會相信,
一咬下去軟嫩帶有緊緻Q彈口感深得我心;
鑫鑫腸就一般般;
最不認同就是乾到不行的豆干。
這次逛完輔大花園夜市還挺空虛的,
完全沒有想像中腹地寬廣和非去不可,
離開後竟然讓我深深地想念起宜蘭蘭陽夜市。
客觀來說好吃還是有可是選擇種類不多,
而且有些攤內含物量和價格有點不太成比例,
這點又再次對輔大花園夜市的評價再往下拉。
話說回來以上我記錄的這幾攤,
最讓我和老公會想再回味的就是日式炸飯糰,
其他則是一般般嚕!
只是下次想再踏進這個夜市不知道又是何時了...........
延伸閱讀/★宜蘭市區★蘭陽觀光夜市★來勢洶洶の潛力新夜市擄獲了芳心★
i-Classic婚紗禮服X整體造型(工作室預約制)
訂製款婚紗精品租借、限量手工美鞋&婚鞋、手作西服&手工皮鞋、皇式風格整體造型規劃
TEL:0975-155550
LINE ID:ak10272012
ADD:新北市三峽區國慶路/北大特區太子國際村
官網:http://i-classic.wix.com/i-classic-wedding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iClassic.Forever.Wedding
部落格:http://siquiero.pixnet.ne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