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起床親臨著坎城錦繡美景和品嚐豐盛早餐HOTEL SPLENDID,
踏上有著神話傳說加持的亞維儂斷橋(Pont d'Avignon),
被古樸城牆包圍環繞的中世紀哥德式建築教皇宮(Palais des Papes),
前往LE BERCAIL享受津津樂道的普羅旺斯鄉村料理,
攀爬古羅馬時期水利工程技術發達的嘉德水道橋(PONT DU GARD),
下榻彷彿與世無爭的祕密花園Val Baussenc,
第三回合來自亞維儂(AVIGNON)與尼姆(Nîmes)充滿生命力的心跳聲。
叁部曲行程/法國南部普羅旺斯(PROVINCE)
亞維儂AVIGNON>尼姆Nîmes-嘉德水道橋(PONT DU GARD)>
莫薩納-阿爾比爾MAUSSANE-LES-ALPILLES-莊園Val Baussenc
(地圖/誠翔運通)
"早安!"
睡眼惺忪向時尚之都坎城(CANNES)問安。
與坎城短暫停留其實是萬般不捨,
尤其下一次相見更是遙遙無期的等待。
退而求其次地想著至少在法國第一頓早餐時光貢獻坎城(CANNES),
稍稍彌補與緩和無奈。
讓人喜出望外的景致與法式早餐時光,
詳情請點閱>
╠═╬═╬法國藏愛之旅/坎城CANNES。HOTEL SPLENDID。交錯在美妙好時光與法式早餐の旖旎纏綿之中╬═╬═╣
專車在HOTEL SPLENDID門口STAND BY了。
我抬頭望著那冉冉升起的金色陽光,
似乎意味著準備喚醒前一晚還在歌舞昇平紙醉金迷的城市,
(感謝辛苦維持坎城街道每一位清道夫)
同時灑落在我身上絲絲暖意彷彿是種行前的祝福與加持。
卸除離別不捨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回頭。
接下來逐漸西移前往古色古香的城市亞維儂(AVIGNON),
相信即將展開的是一場大開眼界的不凡之旅。
從坎城(CANNES)到亞維儂(AVIGNON)約莫是兩百多公里的路程,
走高速公路如果不塞車也不停靠休息站,
差不多要耗費將近2個多小時的車程。
高速公路上出現YA這個雕像指標,
讓正盡責說故事的CHAMPION瞬間插進三句話:
"YA!我們到坎城(CANNES)了!
YA!我們要去亞維儂(AVIGNON)了!
ㄍㄢˋ(這是坎城法文CANNES的正確發音)!我們要離開了!"
法國道路系統主要有高速公路(Autoroute)、國道(Route Nationale)與一般道路。
法國高速公路在地圖上的代號是"A",
有時候A後面還會有個"/E",
E是指高速公路在歐洲國際代號,
所以是指同一條道路。
法國高速公路是以政府興建並交由民間經營跟收費,
一般來說道路品質很不錯,
除非遇到特殊慶典或是交通事故基本上很少塞車。
高速公路限速在天氣晴朗狀況下和內車道是130km/hr,
陰雨天則為110km/hr,
大型車輛最高速限100km/hr。
高速公路大約十五分鐘路邊會有小型停靠站通常有廁所與幾個野餐桌,
大約30~60分鐘距離會有休息站並提供飲食、加油、零售甚至有旅館服務。
/REFERENCE Pure thinking , Pure camping。
啟程之後我不斷望著窗外,
沿路上陪伴的藍天白雲正高高掛,
愉悅之餘也祈禱今日行程暢通順利。
基本上法國的高速公路都要收費,
通常市區附近高架道路是免費,
此外巴黎附近高速公路則是免費。
收費方法則有兩種,
一種是上高速公路時會給予一張記錄卡,
直到下高速公路或是離開收費區域時,
會有收費站根據行車距離收費。
另外有些區域高速公路類似台灣之前收費站,
以間隔一定距離收費不過不是一個費率到底,
法國每個收費站收費價錢不一而且沒有賣回數票,
只分有人收費跟收費機,
收費機除了收晶片卡有時候信用卡磁卡也收,
至於人工收費的話收現金或是信用卡,
台灣常見的VISA與MASTER卡都普為接受。
/REFERENCE Pure thinking , Pure camping。
油價跟過路費是在法國開車最大的支出。
最貴就是高速公路上跟市區內加油站尤其像Total這種大牌子。
在法國郊區購物中心會提供加油服務,
像家樂福Carrefour(亞維儂(AVIGNON)旅館附近),
或Intermarche這種大型超市加油站會提供最便宜汽油。
法國加油站全都是自助式,
通常都是先加好油後到附近櫃臺或開車到出口交錢,
只要跟櫃員說加油油槍即可。
法國鄉間加油站晚上採無人制都使用信用卡加油。
加油時請一定要使用加油站提供的手套,
特別是加油過程中手上會沾上汽油味非常難聞且有毒。
/REFERENCE Pure thinking , Pure camping。
越偏向亞維儂(AVIGNON)的高速公路路段,
沿途景致清晰可見各種農作物栽種,
像是防風絲柏樹或大樹、各種果樹等,
以及經常會同時出現的橄欖樹和葡萄園,
一片片橄欖樹園和正值冒著綠芽的葡萄樹園更是象徵普羅旺斯最標準風光,
尤其普羅旺斯所盛產葡萄酒更是遠近馳名;
這一幕幕從我眼前呼嘯而過的田園景緻在藍天和白雲下特別耀眼。
南法普羅旺斯有一種獨特自然現象季節風"密斯托拉風"(Mistral wind)"。
(以一位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密斯托拉(Mistral)"來命名)
當低氣壓在阿爾卑斯山南部形成時,
容易在法國隆河河谷形成類似落山風的現象,
這是一種由北向南吹的風又冷又乾,
時間差不多都發生在每年4月~6月,
嚴重會導致葡萄園等果園的種植給毀壞凍傷,
所以同時也會在果園四周種植松樹或絲柏樹等防風樹。
連大名鼎鼎的梵谷都說:
"這兒刮起強風時就不可愛了。
這種密斯托拉風真是討厭,
又乾又冷吹得人不舒服。
可是不刮風的日子,
我們得到多大補償啊!
顏色多麼飽和,
空氣多麼純淨,
光線多麼明朗!"
另外,
有一座緜延不絕岩石山脈聖維克多山(Mont Sainte-Victoire)也伴隨著我的視線。
聖維克多山(Mont Sainte-Victoire)是法國印象派畫家塞尚(Paul Cézanne)兩遍、十遍、乃至二十遍地一再重新"創作"的繪作。
塞尚(Paul Cézanne)晚年每天望著至愛聖維克多山(Mont Sainte-Victoire)作畫和思考,
看它頂著藍天、看它被烏雲覆蓋、看它山雨欲來,
並看它融合於石、樹、屋與人物的互動進而發現生命的活水/REFERENCE 大紀元時報。
一路上昏昏欲睡與清醒狀態輪番交替。
前往亞維儂(AVIGNON)中途於CIAOAGIP休息站停滯約莫20分鐘。
第一次參觀法國休息站CiaoAgip。
這個CiaoAgip休息站算是比較簡便款,
占地不大也沒有額外設櫃賣熱食熟食,
嚴格來說比較像是便利商店的味道。
整體來說比我想像中寬敞明亮,
除了能救急上廁所、提供各種飲料零食,
同時還販賣各種紀念品以及地圖和書籍,
而且在法國高速公路的休息站一定能買得到"米其林指南"。
休息站販售商品全世界都是一樣的貴,
像是左邊透明和藍色瓶裝的礦泉水一瓶要價約莫1到1.5歐元(折合台幣約40~60元),
中間可樂一瓶要價約莫2.1歐元(折合台幣約80元),
右邊果汁或氣泡飲料等一瓶要價約莫2.1到3.8歐元(折合台幣約80~150元),
這時候相較之下不得不說台灣真是親民天堂。
展示架上放置各種紀念品,
這組經過陽光照耀的陶瓷組特別顯露出閃閃光澤特別吸睛。
+
普羅旺斯最有名就是薰衣草和各種香料種植,
南法休息站經常可見薰衣草各種製品像香包、香袋或是精油等等,
同時也有許多辛香料調味料的販售。
只是讓我百思不解的是"薰衣草和蟬兒"有什麼關聯或典故嗎?
為什麼經常看見它們形影不離呢?
果不其然有個流傳在普羅旺斯的故事.......
曾經有一群天使來到普羅旺斯這片土地上渡假,
當時豔陽高照這些天使竟然發現路上一個人也沒有而且許多葡萄園呈現荒蕪一片。
納悶的天使們便前往一間一個教堂,
他們更驚奇地發現,
神竟然沒有乖乖地禱告而是在午睡!
於是神告訴天使們,
因為主給予了他們太過強烈的陽光,
使得人們全都跑到橄欖樹下面躲避這受不了的灼熱。
其中一個天使便問:
人們什麼時候幹活兒呢?
神這時候說:
通常是涼快的時候;
早上一會兒,
晚上一會兒,
所以田裡常常都沒有人。
直到天使們回到天上並向上帝敘述普羅旺斯的情況後,
上帝便立刻創造了"昆蟲鼓手-蟬”。
於是每當陽光照耀的時候蟬就會製造出聲響防止人們偷懶睡覺,
從此蟬便開始誕生在葡萄園也誕生在普羅旺斯每一處。
/REFERENCE 我是煎餅。
離開了CIAOAGIP休息站繼續行駛了約莫1個小時又15分鐘的車程。
當車子正式進入了亞維儂(AVIGNON)的區域範圍,
一大片烏雲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壟罩著天空,
整個天空忽然風雲變色瞬間暗沉下來,
連帶氣溫也溜滑梯驟降許多還不斷颳起大風甚至飄起細雨,
說變就變的天候確實很讓人感到無奈沮喪,
不過既來之則安之,
當時穿短裙的我只好豁豁豁豁豁出去拼了!
亞維儂(Avignon)在中世紀時被羅馬教皇選為進駐的城市,
主要核心有教皇宮(Palais des Papes)、亞維儂斷橋(Pont d’Avignon)、
城牆以及各座教堂與禮拜堂為過去的輝煌做了歷史見證,
這些景點更是造就亞維儂(Avignon)古典藝術的氛圍,
更成為了現代戲劇搖籃並在2000年獲選為歐洲文化之都,
使得亞維儂(Avignon)這個城市呈現出濃濃的前衛色彩。
第一站/
亞維儂斷橋(Pont d'Avignon),
原名為聖貝內澤橋(Pont Saint-Bénezet)。
一跳下車眼前立刻湧進一片蕭瑟灰暗的景象,
宛若母親地位的隆河(Rhône)靜靜流淌著彷彿欲言又止著我完全聽不懂的語言,
經歷大風大浪的聖貝內澤橋(Pont Saint-Bénezet)流露出一股黯淡憂傷的表情,
天色陰霾更加深了整個畫面死寂沉沉的輪廓。
走在馬路上寒風無情襲擊身軀實在難以招架,
來自四面八方濃厚寒氣不斷考驗著旅遊情緒,
甚至還不斷自我催眠著要學習入境隨俗的輕鬆。
觀光重鎮亞維儂(AVIGNON)一詞在古代有"大風之城"或"河邊之城"的意思。
即便寒氣刺骨讓人心煩意亂,
耳邊卻傳來輕聲細語要我平常心去感受著一切。
踏上聖貝內澤橋(Pont Saint-Bénezet)之前必須先進入一棟古老建築裡完成購票動作。
一進入室內有種被襲擊過後的喘息感。
針對觀光客或是現場購買票價如下(0-7歲皆免費參觀)。
若單純參觀亞維儂斷橋(Pont d'Avignon),
不管有沒有加租語音導覽每人皆為4.5歐元,
(共11種語言語音導覽FR、GB、IT、ES、NL、ES、JP、DE、CH、BR、POL、RU)
另外8-17歲學生、年滿60歲年長者身障者每人3.5歐元(皆須出示證件)。
若是單純參觀教皇宮(Palais des Pape),
成人每人加租語音導覽12.5歐元,
不加租語音導覽為10.5歐元,
另外8-17歲學生、年滿60歲年長者身障者(皆須出示證件)加租語音導覽每人10.5歐元,
不加租語音導覽為每人8.5歐元。
若是同時購買參觀亞維儂斷橋(Pont d'Avignon)和教皇宮(Palais des Pape)套票,
成人每人加租語音導覽為15歐元,
成人每人不加租語音導覽為13歐元,
另外8-17歲學生、年滿60歲年長者身障者(皆須出示證件)加租語音導覽每人12歐元,
不加租語音導覽為每人10歐元。
若是自行搭車前往,
亞維儂(Avignon)有二座車站,
一座是市區火車站(Avignon Centre),
另一座則是郊區高鐵站(Avignon TGV),
二座車站之間有接駁巴士連接,
所以前來參觀亞維儂(Avignon)的交通非常便利。
從巴黎搭乘TGV(子彈列車)到亞維儂(Avignon)只要2個小時40分。
完成購票手續之後,
進入參觀前服務人員會將語音導覽一併遞交遊客手上。
這個看起來像電話的語音導覽就是提供遊客邊參觀同時邊聆聽導覽的解說。
一邊拍照一邊認真聆聽還要一邊對抗駭人低溫是件再艱辛不過的任務。
一踏出購票中心,
抬頭望著陰暗天色和高聳城牆的畫面宛如修道院般,
只會在電影出現的景象真實上演著,
這一瞬間有種時空迷失的錯覺。
前往聖貝內澤橋(Pont Saint-Bénezet)前會先穿過這片廣場庭院。
這座深宅大院彷彿隱藏著許多秘密與傳說,
尤其透過蕭條樹木枝葉的庇蔭與遮蓋其中,
更加深邃了令人想挖掘的耐人尋味。
和聖貝內澤橋(Pont Saint-Bénezet)相關的一首歌,
來自法國著名童謠"在亞維儂橋上(Sur le pont d'Avignon)",
輕鬆旋律立刻在我腦海中勾勒出一幅歡快的畫面,
怎也沒想到真實世界並非如此,
怎麼看都充滿了無限陰柔蕭瑟。
每一處都充斥著幽靜古典氣息。
從階梯上俯瞰庭院景致,
遍佈在地面上的黑色鐵桌椅,
彷彿站在第一前線的鐵甲武士,
誓死也要守護著亞維儂斷橋(Pont d'Avignon)。
斑駁殘破的城牆意味著歷史存在的痕跡,
褪色的磚塊意味著故事主角的逝去,
僅剩下冰冰冷冷的溫度憑弔著。
穿過這面老舊的城牆,
主角聖貝內澤橋(Pont Saint-Bénezet)就在眼前。
亞維儂斷橋(Pont d'Avignon)開放時間為早上09:00,
關門時間從從17:45~20:30不等,
建議前往參觀前最好先上官網確認>亞維儂斷橋(Pont d'Avignon)。
亞維儂斷橋(Pont d'Avignon)其原名為聖貝內澤橋(Pont Saint-Bénezet),
是隆河(Rhône)上最古老建築可向前追溯到遙遠的12世紀,
最早是木制的聖貝內澤橋(Pont Saint-Bénezet)是人們從老城到亞維儂(Avignon)主要通道。
在西元1177年人們在舊橋橋墩上又立了石頭橋墩,
直到西元1184年大橋開始通行車輛,
而西元1186年當地政府立法開始進行對過橋的貨物收稅,
到了西元1226年這座羅馬式橋樑因受損嚴重到只剩下了4個橋孔,
之後由當時頗具影響力人物貝內澤(Bénezet)和24個會友組成“橋樑慈善會”進行造橋計畫,
他和會友們堅持不懈地舉辦募捐並在眾人幫助下,
完成了當時全長900米且有22個橋孔的聖貝內澤橋(Pont Saint-Bénezet)。
聖貝內澤橋(Pont Saint-Bénezet)替發展中的亞維儂(Avignon)帶來顯而易見經濟效益,
13世紀末聖貝內澤橋(Pont Saint-Bénezet)重新開始建築計畫且得以完成。
接下來中世紀歐洲人們生活的重心可說是以宗教為主。
當時羅馬教亭設在梵諦岡,
於是聖貝內澤橋(Pont Saint-Bénezet)便成為義大利和西班牙之間最重要的朝聖通道之一。
在西元1309年到1377年60餘年間,
亞維儂(Avignon)曾經駐過7位法國籍教皇,
而歷任教皇都將前任府邸作為教皇皇宮。
由於教皇經常要經過聖貝內澤橋(Pont Saint-Bénezet)前往教堂做祈禱,
西元1377年布朗蒂亞克紅衣主教(Cardinal de Blandiac)是唯一命令重新鋪設橋面的教宗;
但此後再也沒有人為這座孤獨卻又意義重大的石橋做過任何修繕;
儘管連以暴政著稱路易十四非常希望成為這塊土地的主人,
卻從來沒有想過要為這座橋撥款修繕。
聖貝內澤橋(Pont Saint-Bénezet)歷經多次洪水的肆虐,
最後在1668年大洪水又把橋樑沖斷,
原有22座橋墩經過多次沖毀後只剩下4座橋墩。
站在不斷被大風襲擊的斷橋聖貝內澤橋(Pont Saint-Bénezet)上,
聽著語音導覽說出斷橋的來龍去脈,
心裡頭不時升起一股不勝唏噓的惆悵,
曾經風風光光已成為模糊的歷史。
關於聖貝內澤橋(Pont Saint-Bénezet)修建也有一段傳說。
有一個叫貝內澤(Bénezet)的年輕牧羊人,
有一天他聽到一個來自天上的聲音說:
"貝內澤,
拿上你的牧棒下山到一個叫阿維尼翁的河邊都市去。
去告訴當地居民造一座橋。"
於是他來到隆河(Rhône)左岸,
並在一個天使帶領下到達了羅納河右岸,
同時將身邊最後3個硬幣付給了渡他過河的船夫。
他向當地人宣佈神諭卻被他們認為是個瘋子。
某一個周日當亞維儂(Avignon)的主教在聖母院前的廣場上賜恩時,
貝內澤大聲地對他說:
"主教大人!我是受萬能上帝的旨意來羅納河上造橋的。"
為了證實他的這番說辭,
教會要求他舉起一塊巨石並把它扔進隆河(Rhône)。
舉起這塊巨石至少需要十幾個壯漢的力量,
而這個牧羊人貝內澤毫不猶豫地扛起它,
並在眾目睽睽之下將之投到河裡未來橋頭的位置。
這個神跡不僅意味著貝內澤的要求將得到滿足,
同時也標誌著他成為了一個聖人。
於是大量的施捨和募捐滾滾而來,
建橋計畫便立刻得到了認可。
雖然貝內澤從沒有被正式受封為聖人,
但在13世紀他的肖像一度在當地大為流行,
常常出現在人們衣服的裝飾物上。
望著這一片靜謐流淌的隆河(Rhône),
很難想像曾經歷經大洪水肆虐事件,
又或是如果沒有聖貝內澤斷橋(Pont Saint-Bénezet)還存在著,
也許這一段毀損過往將被深深埋藏著,
甚至不會留下什麼明顯痕跡。
外觀看去的老城牆依舊完好無缺,
還能為亞維儂(Avignon)這個觀光重鎮增添獨一無二的魅力,
聖貝內澤斷橋(Pont Saint-Bénezet)如此地壯烈犧牲,
相信那傷痛的過去早已深埋在亞維儂(Avignon)的內心某個角落。
橋下來來往往的行人與車輛有種兩個世界的疏離,
不過我的情緒依舊被歷史碎片給縈繞著,
特別是踏在這斑駁的石板橋面上,
一陣矛盾與躊躇揮之不去。
“讓我們跳舞,
在阿維尼翁的橋上,
讓我們圍著圓圈跳舞.......”
一手眾所皆知的歡樂童謠"在亞維儂橋上(Sur le pont d'Avignon)",
就這麼從語音導覽之中緩緩響起。
實在很難跳脫當時鬱悶轉換成雀躍情緒。
也或許換個夏日陽光午後,
才會輕盈地隨著輕快旋律翩然起舞,
就像歌詞說的,
"英俊的小夥子們這麼跳,
漂亮的姑娘們這麼跳,
官員們這麼跳,
小寶寶們這麼跳,
好朋友們這麼跳,
樂師們這麼跳,
修士們這麼跳,
孩子們這麼跳,
洗衣女工們這麼跳.....”
如果可以用另一種方式哀悼,
我願意選在照射在亞維儂(Avignon)的金色陽光下,
在斷橋的灰色石磚上跟著轉圈圈。
我不是那麼喜歡淡淡憂傷的氛圍,
這會抑鬱著其實想被陽光擁抱的內心;
反倒是身邊老公對於聖貝內澤橋(Pont Saint-Bénezet)的唯美印象深刻,
站在斷橋上的他似乎很適應著這種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情境。
經過一連串的抽絲剝繭之後,
發現聖貝內澤橋(Pont Saint-Bénezet)沒有浪漫的軼事,
沒有慘烈的戰爭也沒有盪氣迴腸的史詩情節,
只是歲月的累積替它蒙上一層難以捉摸的面紗,
才使得這個浪漫國度又更加無遠佛屆的空間想像。
離開聖貝內澤橋(Pont Saint-Bénezet)前,
順便繞進紀念品展區瀏覽周邊商品。
若是有興趣也可以隨手一筆留下簽名,
證明參訪過這座名聲遠播的聖貝內澤橋(Pont Saint-Bénezet),
曾經與這個略帶憂鬱、剛柔並濟的斷橋同步呼吸著。
聖貝內澤橋(Pont Saint-Bénezet)不疾不徐地佇立在眼前,
即使已經看穿面紗後的真實模樣,
如同我從老公眼珠中所看到那份不完美的殘缺的反射,
至少這仍然是一段值得在斷橋上緬懷的美好回憶。
走出斷橋後意外發現路邊一片空地上充滿著一叢叢植物,
原來就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薰衣草。
從亞維儂橋(Pont d’Avignon)遊客中心一出來往左手邊步行,
立刻穿進一個巨大的拱門城牆,
往這個方向前進將會抵達下一站。
該死的!
這時候竟然開始飄起雨來,
天色更加陰暗彷彿要吞噬掉這個小鎮似的,
又風又雨又冷的實在很讓人感到無力。
造訪亞維儂(Avignon)的最佳氣候可選擇每年5月~9月,
這時候的氣溫很少超過35℃算是溫度濕度剛好宜人。
此外亞維儂(Avignon)大多數居民會講英語尤其是酒店和餐館,
對於觀光客來說在溝通上也比較容易些。
寫這篇文章剛從天寒地凍的合歡山下來,
看著照片裡的我和身旁一景一物,
被凍給包圍的程度這兩個地方可說不分軒輊,
原來寒冷也是一種不分國界的語言。
古典優雅的街頭建築飄散著一股哥特式風味,
街邊幾家紀念品小店處處散發出薰衣草的迷人芳香,
五顏六色繽紛奪目的明信片充斥在眼前;
只是像我們一樣漫步在街頭的人兒似乎顯得稀少,
即使有也不難發現行色匆匆的步伐,
這一刻我主觀地認定著,
該死天候使我感受不到法國南部悠閒氣息。
攀爬幾個石階和幾個轉角之後,
眼前這氣勢磅礡的教皇宮(Palais des Papes)立刻讓我的視覺豁然開朗!
教皇宮(Palais des Papes)儼然擁有一大片環繞的城牆、
哥德式建築風格的古樸城堡以及佔地寬廣的大廣場,
顯示出亞維儂(Avignon)在14世紀的基督教化的歐洲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古羅馬教皇的資產之一教皇宮(Palais des Papes),
其歷史可追溯於教皇統治時期的亞維儂(Avignon),
當時飽受戰爭摧殘的義大利,
使得教廷不得不暫時遷至亞維儂(Avignon),
更因此成為了羅馬天主教中心。
教皇宮(Palais des Papes)不僅是教宗宮殿也是一座要塞,
故事背景開始於西元1309年至1377年間,
教皇統治從未遭到質疑於是期間經歷了7位法籍教皇,
此7位法籍教皇統治此地期間建立了小型梵蒂岡。
教廷遷往亞維儂(Avignon)後之所以開始興建教皇宮,
其背後真相於14世紀初期,
法王菲力普四世堅持向教會徵收財產稅而與羅馬教廷衝突;
到了1309年教皇克雷蒙五世在庭派系鬥爭與菲力普四世的雙重影響下,
將教廷遷至亞維儂(Avignon)直到1377年才遷回羅馬。
此時期7位歷任教皇將原有主教宅邸改建成教皇宮,
四周有雄偉的城樓以作為防禦並有外籍傭兵守衛。
由於這樣的故事背景使得教皇宮建造設計為軍事建築,
佔地達1萬5千平方公尺在10座城樓的防守下成為一易守難攻的堡壘。
/REFERENCE 法國教皇宮旅遊資訊。
教皇宮(Palais des Papes)由內外兩層建築構成。
分別是於教宗本篤十二世(Benoît XII)時期建造的要塞式舊宮,
以及亞維儂(Avignon)教宗中最為奢侈的克萊孟六世(Clément VI)時期在舊宮基礎上擴建新宮。
教皇宮(Palais des Papes)不僅是歐洲最宏大哥德式建築,
同時也從各方面顯示出了國際哥德式的風格;
無論在建築或裝飾方面,
教皇宮(Palais des Papes)集中了當時代頂尖的大師的成就,
特別是義大利壁畫大師瑪竇喬凡尼(Matteo Giovannetti)。
/REFERENCE wiki。
天邊忽然盤旋兩隻黑壓壓的信天翁,
更增添了一種神祕詭譎的氣氛。
別看這一座外觀看似雄偉的建築,
高聳城牆、多邊形塔樓和城門等外觀被完整保存,
事實上在教廷遷回羅馬梵蒂岡後,
這座教皇宮便成為教皇正副使節的宅邸其後也被當做軍營,
甚至後來也歷經了戰火洗禮以及法國大革命時的毀損破壞,
現在的它只是一個空空蕩蕩冷冷冷清清的空殼子,
裡頭空空如也但是也不開放遊客們拍照。
另外宮邸頂端有一尊引人注目的鍍金聖母像,
那座就是聖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s Doms)。
西元1995年教皇宮(Palais des Papes)被列入世界遺產,
每年都會吸引將近60萬的遊客前往朝聖,
是法國境內最大型重要古蹟之一。
參觀教皇宮(Palais des Pape)內部開放時間,
為週一至週日09:00~17:00。
建議前往參觀前最好先上官網確認>教皇宮(Palais des Pape)。
針對觀光客或是現場購買票價如下(0-7歲皆免費參觀)。
(11種語音導覽FR、GB、IT、ES、NL、ES、JP、DE、CH、BR、POL、RU)
若是單純參觀教皇宮(Palais des Pape),
成人每人加租語音導覽12.5歐元,
不加租語音導覽為10.5歐元,
另外8-17歲學生、年滿60歲年長者身障者(皆須出示證件)加租語音導覽每人10.5歐元,
不加租語音導覽為每人8.5歐元。
若是同時購買參觀亞維儂斷橋(Pont d'Avignon)和教皇宮(Palais des Pape)套票,
成人每人加租語音導覽為15歐元,
成人每人不加租語音導覽為13歐元,
另外8-17歲學生、年滿60歲年長者身障者(皆須出示證件)加租語音導覽每人12歐元,
不加租語音導覽為每人10歐元。
第二站我們沒有購票入內參觀,
僅在廣場上欣賞教皇宮(Palais des Pape)的壯觀。
另外廣場上觀光小火車可提供懶得散步的旅客,
輕鬆遊覽整個亞維儂(Avignon),
小火車票價約7歐元。
當天廣場上沒有慶典活動也沒有溫暖和煦太陽,
整個畫面跟教皇宮(Palais des Pape)內部一樣哀淒冷清,
連帶街上的人潮零零星星顯得毫無生氣。
亞維儂藝術節(Festival d’Avignon)
另外值得一提的慶典活動,
就是每年7月上旬至8月上旬為期4週聞名全世界的亞維儂藝術節(Festival d’Avignon)。
每逢藝術節期間整個亞維儂城鎮成為表演者的舞台,
並吸引各地觀眾及觀光客蜂擁而至,
演出地點主要以廣場上露天演出為主,
同時也包含亦包括中庭的劇場劇院。
創始於1947年亞維儂藝術節(Festival d’Avignon)是由一群人提出了在非劇院演出構想,
他們邀請當時法國巴黎國立民眾劇院的導演尚維拉(Jean Vilar)擔任導演的工作。
一開始尚維拉(Jean Vilar)選擇了遠離巴黎的亞維儂(Avignon)來作為演出的據點,
第一年他在一週之內推出了三齣莎士比亞的劇作。
尚維拉(Jean Vilar)在劇場藝術要求以及將亞維儂(Avignon)經營為全世界表演藝術重鎮的用心,
使得亞維儂藝術節(Festival d’Avignon)逐漸成為世界劇場的首都。
藝術節以推出富於實驗性、前瞻性演出並發掘許多新作也吸引了年輕廣大的劇場觀眾。
同時亞維儂(Avignon)在這幾年還有計畫地引進歐美以外的劇場節目,
不但為法國劇場引進新的刺激也提供各國向歐洲展示獨特藝術的一扇櫥窗。
像是1998年就以"台灣慾念"為主題的亞維儂藝術節(Festival d’Avignon),
邀請了台灣亦宛然掌中劇團、復興閣皮影戲劇團、小西園掌中劇團、優劇場劇團、
漢唐樂府南管古樂團、當代傳奇劇場、國立國光劇團與無垢舞蹈劇場舞團八個團隊前往演出。
每年藝術節吸引大批來自世界各地掌管文化藝術之官員、媒體記者、藝術經紀人及觀光客;
同時又因為藝術節活動還擴展到鄰近的村落,
無論在教皇宮殿、教堂、修道院、咖啡廳、校園或街頭、廣場,
都有戲劇、音樂、舞蹈、展覽或研討會在進行,
是一個極為完整的社區劇場。/REFERENCE wougow。
有興趣請點選官網>亞維儂藝術節(Festival d’Avignon)。
廣場上不時有孤單的鴿子漫步穿梭著,
想要捕捉牠的身影還真是要碰運氣。
結束與教皇宮(Palais des Pape)深情凝望之後,
沿著亞維儂(Avignon)的街頭步行去。
接近中午時分。
或許是慢條斯理法國人總習慣在接近中午之際才會出現在街上,
一轉頭的時間赫然發現街上人潮似乎有增加趨勢,
這時候似乎才感受到亞維儂(Avignon)街頭上甦醒的人味。
雨似乎停止了。
一眨眼的時間我就將教皇宮的沉重事蹟給拋在腦後,
站在鋪滿卵石路面上開始恣意行走在小巷間,
彷彿有種如釋重負愉悅油然而生,
任志和我擦肩而過的行人傳來完全不熟悉的語言,
那口吻是歡樂的,
至少我是這樣揣測。
不確定這樣的老城我究竟愛它有幾分。
緩緩流逝的時光還是表現出該有的淡定與從容,
說是一種低調的優雅也不為過。
遠遠就聽見一陣陣悠揚輕快的音樂,
原來是一名中年男子隨意地坐在老城街上某處門口熟練地拉著手風琴,
不過臉上的神情有總不確定感,
彷彿是一種歷經風霜的流浪與滄桑。
一棟棟泛黃老建築配上色彩斑斕的窗戶,
欣賞這一扇扇窗的同時也反射出我的身影。
據說古代亞維儂(Avignon)是以各家窗戶大小來徵收稅收,
所以越是老樓窗戶就徵收越少,
如今形形色色的窗景也成了亞維儂(Avignon)城裡獨特風景之一。
前方一棟抹黃色建築Hotel du Palais des Papes。
這家三層樓擁有26間房間的酒店位於面對教皇宮(Palais des Pape)的右手邊,
也位在亞維儂(Avignon)徒步區的動線上,
據說過去曾經是西班牙領事館而現在被列為保護建築。
酒店裡面的餐廳Lutrin提供了普羅旺斯時令菜餚。
基本房型DOUBLE ROOM一晚房價至少要88歐元且早餐另計10歐元。
如果專程為了參加亞維儂藝術節(Festival d’Avignon)慶店盛會,
入住這間酒店絕對是再方便不過的選擇而且也有WIFI設置,
(我真是沒有網路會很難生活的網路控)
評價多半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或是隔音不佳。
穿過Hotel du Palais des Papes旁邊的小巷。
即便已經離我越來越遠的聖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s Doms),
頂端金色聖母雕像彷彿是迷途羔羊的最佳指引。
這張照片應該是我在亞維儂(Avignon)笑得最自然燦爛的一張,
會這樣說是因為一路上寒氣逼人,
想拍照或是被拍照的頻率明顯減緩。
踏出徒步小巷又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大廣場。
濕冷冷的大街上使得一大片露天咖啡座椅與餐館乏人問津,
這樣情況十分不適合出現在亞維儂(Avignon),
不過也只能在心中暗自祈禱老天爺幫個忙,
讓我感受該有的洋溢歡樂氛圍!
再往前走也就是在時鐘廣場(la place de l'Horloge)上有一棟醒目又優雅歷史建築,
就是建於19世紀且毗鄰亞維儂市政廳(L'Hôtel de ville d'Avignon)的亞維儂歌劇院(Opéra d'Avignon),
原名市立劇院(Théâtre municipal)於西元1847年開幕。
外觀主要特色像是以希臘羅馬風格裝飾著兩個疊加的柱廊,
上面雕像分別是阿波羅(Apollon)和繆斯(Muses);
以及一樓兩側代表悲劇和喜劇的雕像,
分別是莫里哀(Molière)和科尼利厄斯(Pierre Corneille)雕像/REFERENCE WIKI。
有興趣了解歌劇院活動請點閱>亞維儂歌劇院(Opéra d'Avignon)。
下一次若是自助旅行來到亞維儂(Avignon),
我一定要以貴婦妝扮亮相,
優雅地踏進亞維儂歌劇院(Opéra d'Avignon)並薰陶美化氣質,
並悠哉地欣賞一場芭蕾舞或是樂團演出。
剛剛提到毗鄰亞維儂歌劇院(Opéra d'Avignon)同樣位在在時鐘廣場(la place de l'Horloge)上,
就是在我身後這棟同樣古典大氣的亞維儂市政廳(L'Hôtel de ville d'Avignon)。
上面插有歐盟旗幟、法國國旗和阿維儂城旗,
而且兩邊立柱上刻有自由(Liberte)、平等(Egalite)與博愛(Fraternite)字樣,
是1789年法國大革命時提出的口號。
亞維儂市政廳(L'Hôtel de ville d'Avignon)頂上還有建於14世紀哥德式鐘樓,
所以這裡的鐘樓廣場(Place de l'Horloge)就是這樣來的。
/REFERENCE Honeymoon Day 2.2 阿維儂Avignon。
接近午餐時間時鐘廣場(la place de l'Horloge)上的旋轉木馬開始要營業了!
服務人員陸陸續續將隔板搬離。
旋轉木馬的出現是唯一能快速製造歡樂的亮點,
否則整個街上風雨蕭瑟到讓人頭皮發麻。
即便不處於亞維儂藝術節(Festival d’Avignon),
亞維儂(Avignon)城鎮通常是越晚才會出現熱鬧畫面景象,
例如說街頭藝人、露天餐廳、市集林立和夢幻旋轉木馬共同編織出歡樂氛圍,
整個城市彷彿沉浸在一場派對時光之中。
雖然無緣感受悠閒輕鬆的亞維儂(Avignon)午後時光,
我的天馬行空與想像空間已經讓我稍稍滿足與平衡了。
亞維儂(Avignon)指標之一雙層旋轉木馬,
也是我們遇到第二個旋轉木馬。
(第一個是從尼斯機場(Aéroport Nice Côte d'Azur)前往鷲巢(艾日)村(Èze Village)路上)
有人說:
"旋轉木馬是見證兩個相愛的人的愛情遊戲,
只要兩個真心相愛的人同時坐在旋轉木馬上,
木馬就會載著他們到一個完美的天堂,
他們的愛情就會天長地久"。
這一段話真是浪漫到無遠佛屆啊!
這肯定會讓正處於熱戀的戀人立刻掏錢出來先狠狠轉個10圈再說XD............
CHAMPION推薦最經濟實惠的藥妝店Grande Pharmacie Gregoire一出現,
每個新婚太太都像是著了魔般的勇往直前,
立刻從包包裡拿出早已蓄勢待發的落落長清單,
只能說女人的購物天性就像氣炸鍋,
一旦醞釀到一個程度就會集中火力的爆炸。
照理來說漫步在亞維儂(Avignon)徒步區,
更要把握時間享受每一條大街小巷的歡愉,
自從這間藥妝店成為首當其衝之後,
立刻成為人妻在亞維儂(Avignon)最後終點。
這時候身為人夫最好還是識相安份點以免被波及爆裂。
前往這家亞維儂藥妝店Grande Pharmacie Gregoire剛好是週六。
基本上來法國之前有稍微整理了藥妝清單,
對我來說飲恨的是"不是賣完了就是這裡沒有進貨",
別看架上琳瑯滿目充斥許多理膚寶水商品,
但是理膚寶水多容安濕潤乳液、理膚寶水全護臉部清爽防曬液SPF50 PA+++、
或理膚寶水全護臉部清爽防曬bb霜等竟然不是沒賣就是缺貨,
(只好期待巴黎藥妝店)
最後倒是入手不少護唇膏;
另外貝德瑪(BIODERMA)高效卸妝水剛好特價便宜到連CHAMPION都入手兩大罐,
黎可詩全效晶亮護理油(NUXE HUILE PRODIGIEUSE)都是成為大家搶購重點。
基本上藥妝店有專人服務說大致上英文沒問題,
但還是建議提供圖片會比較有效率;
一次購買金額175.01歐元才可達到退稅標準。
(真是斤斤計較連0.01也不放過XD)
亞維儂藥妝店/Grande Pharmacie Gregoire
電話/+33 4 90 80 79 79
地址/7 Rue de la République, 84000 Avignon, French.
營業時間/週一至周五08:00~20:00;週六08:00~19:30;週日休息。
官網/Grande Pharmacie Gregoire
當所有人妻結完帳踏出藥妝店後,
已經沒有多餘的時間可再閒逛,
是該慢慢步行返回原點。
折返路上依舊是古典優雅的風景,
牆上爬藤在綠意盎然的藤蔓,
或是窗邊一盆盆嬌嫩欲滴的鮮花。
果然越晚越能體驗到文藝之都亞維儂(Avignon)逐漸盛開的味道,
返回路上像是被添加了色彩,
忽然間讓我確定的是這個古色古香的城鎮我是喜愛的。
最後經過的這家小店L'oustau Provencale,
販售各種五花八門眼花撩亂的紀念商品,
或許是剛剛憾恨激起我在最後一家店的採買衝動。
薰衣草香包袋輕輕柔柔的香氣立刻會讓人在腦海中連結普羅旺斯的一片美好呢!
順便多買一些還能分送給親愛姐妹們,
藉由這份浪漫紫色的香氛將法國南部的愜意與鄉村風情一併傳遞到心裡去。
時間不知不覺來到了下午1點,
離開了教皇宮(Palais des Pape)和聖貝內澤橋(Pont Saint-Bénezet),
我們立刻搭上專車前往餐廳LE BERCAIL享受道地普羅旺斯鄉村料理,
貼心的CHAMPION還特地愛心加菜好料推薦,
到底這家餐廳有多麼驚為天人呢?
詳情請點閱>
╠═╬═╬法國藏愛之旅/亞維儂AVIGNON。LE BERCAIL。化身亞維儂女孩在隆河畔嚐著讓嘴角盪著微笑の美味╬═╬═╣
就在這一頓豐盛的午餐結束之後,
便前往今晚落腳處卸除行李,
詳情請點閱>
╠═╬═╬法國藏愛之旅/MAUSSANE-LES-ALPILLES。普羅旺斯莊園旅館Hôtel Val Baussenc RS Relais du Silence。置身與世無爭之秘境中讓深層靈魂溫柔地釋放╬═╬═╣
擁有2000年歷史的南方城市尼姆(Nîmes)。
尼姆(Nîmes)位於塞文山脈(Cévennes)和卡馬格地區(Camargue)之間,
坐落在普羅旺斯地區(Provence)和朗格多克地區(Languedoc)之間。
這個城市集古羅馬、古典與現代風格於一身,
保留了文藝復興時期記憶、古典主義時期私人宅邸建築,
以及19世紀作為歐洲紡織工業中心的見證,
可說是一座充滿活力與內涵的歷史之城,
孕育著數不盡的文化寶藏,
同時也將豐富歷史遺跡保存得盡善盡美。
第三站/
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
當車子緩緩駛進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的領域時,
從車窗望出去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
原來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不是只是一座橋而已,
而是一座已經被完整保留與規劃的歷史遺跡,
被完整架構成一座提供來自四面八方觀光客參觀的博物館,
占地不僅寬廣且停車非常方便。
親眼目睹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之前,
會經過左右兩棟為旅客接待以及提供資訊用的建築,
由國際知名法國建築師Jean-Paul Viguier所主導,
充分展現出現代極簡與內斂的風格,
也和充滿古羅馬時期風味的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形成一種特殊對應。
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被列為法國名勝(Grands Sites de France)景點,
皆為擁有高知名度的風景名勝也是最受觀光客歡迎的旅遊勝地。
在198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人類世界遺產,
後來便順理成章地登上了5歐元紙幣的背面。
經過大規模開發整治工作之後,
嘉德水道橋景區成為一份卓越非凡的考古、歷史及自然遺產,
整個景區面積165公頃並劃分為不同區域。
享譽國際的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每年舉行大型活動吸引各地遊客,
例如煙花表演、嘉德水道橋燈飾等等,
並呈現出各種形式如戲劇、電影、馬戲、講座、團體活動、臨時展覽、音樂晚會等。
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全年無休對外開放。
開放時間為上午9點而關門時間從下午5點到8點。
建議前往參觀前最好先上官網確認>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
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參觀收費方式很特別,
1人前往總共10歐元、
2~5人前往總共15歐元、
2人騎摩托車前往總共12歐元、
2~5人開車前往總共18歐元。
若是以團體名義訪古跡及周遭環境,
20人以上時可享有每人3.5歐元優惠價格,
除了可以自由參觀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外,
還可參觀風景區內所有文化與遊憩空間,
像是博物館、電影院、Ludo兒童館以及加里格荒地(Garrigue)的記憶露天步道,
甚至是非常態性展覽。
這裡還有附設餐廳像Les Terrasses、Le Vieux Moulin、
嘉爾咖啡館(CAFE DU GARD)、點心快餐坊、法式薄餅店、小酒館;
或是販售紀念品的商店像Au Fil du Gardon、Un après-midi au Pont du Gard、
Les saveurs du Sud、Boutique du Pont du Gard。
參觀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不僅能充實知識了解歷史,
還能身處這世界珍貴豐富遺產宛如世外桃源般邊享受著美食。
因為行程安排的關係,
一下車便直搗核心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
其他部分就直接跳過。
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整體規劃的完整與便利,
難怪有人說獨樹一幟的尼姆(Nîmes)很能掌握時代脈動,
利用當代藝術發展使得這個城市更活絡美麗;
而且光是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這個景點每年就超過一百萬名旅客來訪,
可見其魅力無窮充分展現出自然與人文的驚人效應。
穿過左邊這棟建築,
就是剛剛有提到的一些餐廳或小店,
這家法式薄餅店就是其中之一。
經過這家法式薄餅店時,
它的窗台上放置了兩罐NUTELLA臻果巧克力,
光看照片是沒啥稀奇尤其歐洲比比皆是,
最讓我吃驚的是每一罐竟然比一顆人頭還碩大許多,
猜想如果不是生意好到必須使用這樣大罐的巧克力,
肯定就是為了吸引客人上門而使用的重要招牌。
位於加爾河左岸的嘉爾咖啡館(CAFE DU GARD)看起來几淨明亮,
主要提供冷熱飲料、起酥麵包和冰淇淋等輕食。
如果不趕時間坐在大片落地窗戶邊,
邊喝咖啡邊欣賞眼前的絕佳景致絕對是種夫復何求的享受。
這隻超級巨大霜淇淋吸引我的駐足,
很心機的是和它一起入鏡我的下半身縮小了。
遠離了兩棟建築之後,
接著進入視線是一片不算繁盛茂密的橄欖樹和豫樹。
值得一提就是眼前那棵老扣扣的百年橄欖樹,
這裡每年吸引超過百萬人的遊客朝聖,
想必百年橄欖樹早就練就一番閱人無數的深厚功力吧XD!
看著這百年橄欖樹,
想必老公心裡應該升起一股肅然起敬的敬意吧!
YES!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出現了!
按照慣例還是要不免俗地探討關於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的生平事蹟。
位於法國南部普羅旺斯地區尼姆(Nimes)東北部並橫跨加爾河,
修建於西元50年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是著名古羅馬高架引水橋遺跡,
一般而言一條長50公里長的水道橋需要耗費差不多10~15年時間,
但是這座高48公尺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卻只花費5年時間修建;
而這又稱古羅馬水槽的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
可說是集結古羅馬文明的智慧的結晶與象徵更是世界上最高的高架引水橋。
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完全印證了古羅馬時期水利工程技術與精湛發展的絕佳證據。
從表面斑駁樹幹和稀疏樹葉縫隙望向保存良好的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
只能說這穩如泰山的水道橋和大地似乎融成一片整齊劃一的色調,
找不出來哪裡有破綻或是異狀,
營造出一片壯觀與略顯荒涼的對比。
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跨越加爾河,
將水引至尼姆(Nîmes)再分至公共澡堂、噴泉和私人住宅,
主要目的就是運輸淡水;
然而建築水槽向來是羅馬時代中城市建設與發展的特點之一,
因此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可說是羅馬人為文明和衛生所發展出一項重要貢獻。
原本還只是一座渺小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
隨著我們一步一步接近一步步邁進,
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的輪廓立刻轉為雄偉壯闊。
不管是夫妻情侶、親朋好友還是家族旅遊,
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很適合各種身分的組合前來踏踏青或是拍拍照。
猶記當時出現許多青春洋溢的歐洲高中生,
雖然無法分辨實際國別,
從他們稚嫩臉龐和喧鬧笑聲中,
同樣感受的是身處這一片美麗景致的輕鬆愉悅。
不知不覺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已經佇立在我的頭頂正上方。
這一刻心中閃過的念頭完全是對於古羅馬人景仰與崇拜,
計算精密與技術高超的水利工程,
讓後代世人一代一又一代見證這驚人的遺跡,
即便古羅馬人也有許多被人詬病的性格,
基於這點文明貢獻就足以占有一席之地。
和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同樣平行方向的右手邊景致。
悠悠地注視這潺潺流著水的加爾河和蒼翠茂密的樹林與山谷,
一種靜謐致遠的氛圍與景象映入我的眼中,
無法想像過往的大洪水是怎樣的衝擊著。
步行在中層。
遊客來來往往穿梭在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中層部分,
也因為層層堆疊的大拱與小拱讓強風更加肆無忌憚肆虐著,
尤其越接近傍晚時分越顯氣溫繼續的下滑,
要是不繼續動動四肢暖暖身子,
實在很難忍受戶外久留與停滯。
站在大橋上靜靜地眺望美麗加爾河及遠處山水風光,
瞬間遺忘了伺機而動的寒風。
據說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在夏季是絕佳避暑勝地,
很適合在橋下租一艘小船體驗順流而下的刺激漂流,
或坐在岸邊來場野炊甚至是躺在石頭上曬曬日光浴,
看來夏季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的活動精彩多了!
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總共三層拱橋,
底層是人行道且含有6個拱、中間層11個拱以及上層35個拱,
水道橋全部使用就地取材的石灰岩。
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是道路與水道相結合的兩用橋,
底層是通行橋且頂層是封閉的引水渠,
因為特殊結構使橋更加堅固、增加河水流量、減少衝擊外,
還可以減少高處作用在橋上的風應力;
甚至能清楚看到後來的人將其加寬痕跡,
並複製了最初三角形分水墩結構以減輕河水對橋的衝擊。
古羅馬人除了普遍利用拱形建橋以外,
還運用了連通管原理讓水渠跨越山谷,
經過周密謹慎的計算和設計,
利用地勢落差巧妙地避免安裝與設置壓力系統,
並排除水流動過程中的障礙和促進水流動的動力。
這座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處處經過縝密算計,
每一個細節都有其來由與讓人嘖嘖稱奇的合理,
再次對古羅馬人五體投地的欽佩。
加爾河岸邊旖旎好風光就是這樣景色怡人美不勝收,
宛如一座仙境般讓人不自覺被收服,
輕輕呼吸著一同感受大自然脈搏跳動,
眼前翠綠的美、蒼綠的美、嫩綠的美,
每一種巧奪天工般的綠意盡在不言中。
要不是親自體會這身歷其境的感動,
光是看著照片絕對會誤以為是某個電影拍攝的現場。
站在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前面拍著照,
除了露出燦爛笑容的我們,
另一方面夾帶著更多是嘆為觀止的驚嘆聲,
親眼目睹這一座雄偉的水道橋,
算是為法國第三天旅程畫下圓滿的休止符。
和親愛的CHAMPION入鏡,
總會想起這份不思議緣份牽引著,
有種惺惺相惜的情誼維繫著彼此,
這座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經歷多少個年頭始終屹立不搖存在著,
彷彿為這段友誼做了最好的見證。
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承受了大洪水、動盪戰亂和社會變遷,
整個橋樑至今依然保存完好,
唯一在西元1958年洪水水位曾達到渠橋第二層,
導致了35人的死亡但是水道橋卻安然無恙,
再次印證了古羅馬建築師鬼斧神工以及望塵莫及的強大。
最後帶著盪氣迴腸心情離開了嘉爾水道橋(PONT DU GARD)。
接下來返回普羅旺斯莊園旅館Hôtel Val Baussenc RS Relais du Silence,
享受最放鬆的一頓晚餐。
詳情請點閱>
╠═╬═╬法國藏愛之旅/MAUSSANE-LES-ALPILLES。普羅旺斯莊園旅館Hotel Restaurant Val Baussenc。一頓來自新鮮、直採食材配上質樸無華の家常料理╬═╬═╣
隱約點印象的是最後的我是帶著微醺搖晃身軀踏進溫暖房間,
一踏進房間便一股腦兒地鑽進被窩裡,
嘴上還不停喃喃自語著,
直到電力耗盡意識模糊失去知覺。
細想那晚入眠時光,
肯定讓我念念不忘的就是,
宛如斷橋殘雪的聖貝內澤橋(Pont Saint-Bénezet)、
質樸與雋永的教皇宮(Palais des Papes)、
LE BERCAIL普羅旺斯鄉村料理的美味盪漾、
最後吻別的嘉德水道橋(PONT DU GARD)、
彷彿身處桃花源般Val Baussenc........
我的精彩法國藏愛之旅,
未完待續。
延伸閱讀/
第一天/
╠═╬═╬法國藏愛之旅。揭開行前序曲。一枚魂牽夢縈の法國魂日以繼夜地思念著。╬═╬═╣
╠═╬═╬法國藏愛之旅。首部曲之馬不停蹄の轉機人生。一種值得讓黑夜白天重複交替の漫長等待。╬═╬═╣
第二天/
╠═╬═╬法國藏愛之旅/鷲巢(艾日)村EZE Village。LE PINOCCHIO。一場宛如經典童話木偶奇遇記の鄉村花園法式料理╬═╬═╣
╠═╬═╬法國藏愛之旅/坎城CANNES。HOTEL SPLENDID。和音樂家奥芬巴赫Offenbach停駐在同一片曾拾獲靈感の錦繡港灣╬═╬═╣
╠═╬═╬法國藏愛之旅/坎城CANNES。Le Caveau des Années 30。穿越時空和最愛女神奧黛莉赫本詮釋無懈可擊の美好年代╬═╬═╣
╠═╬═╬法國藏愛之旅/坎城CANNES。AMORINO。像花朵綻放の冰淇淋彷彿愛神邱比特在舌尖上翩然起舞╬═╬═╣
第三天/
╠═╬═╬法國藏愛之旅。叁部曲之情迷梵諦岡の分身。亞維儂AVIGNON/尼姆Nîmes/莫薩納-阿爾比爾MAUSSANE-LES-ALPILLES╬═╬═╣
╠═╬═╬法國藏愛之旅/坎城CANNES。HOTEL SPLENDID。交錯在美妙好時光與法式早餐の旖旎纏綿之中╬═╬═╣
╠═╬═╬法國藏愛之旅/亞維儂AVIGNON。LE BERCAIL。化身亞維儂女孩在隆河畔嚐著讓嘴角盪著微笑の美味╬═╬═╣
第四天/
╠═╬═╬法國藏愛之旅/帕呂德諾沃PALUDS de NOVES。La Maison-Domaine De Bournissac。宛如置身一場祕境與夢境交錯の米其林一星級莊園經典藝術午宴╬═╬═╣
延伸閱讀/
♥▃♥ 宜蘭香格里拉冬山河渡假飯店(水教堂證婚儀式+晚宴)-♂BLUE&玟君♀ ♥▃♥
♥▃♥ ♀新娘玟君/婚紗禮服挑選@Angelica's Dress古典工作室/Le treat wedding早到幸福/i-Classic@皇凱莉+♂新郎BLUE/手工西裝訂製♥▃♥
♥♥婚禮紀錄-聖潔恩典の香格里拉永恆水教堂婚禮-Alan&Kelly-身歷其境實錄版♥♥
♥♥婚禮紀錄-將婚全球首映禮の蘭城晶英酒店婚禮晚宴-Alan&Kelly-重返現場實況版♥♥
♥♥新娘捧花-專屬皇凱莉All in One法式鄉村捧花-羅絲蔓花藝婚禮設計♥♥
♀新娘小南/婚禮白紗禮服挑選@Chéri法式手工婚紗+♂新郎ALVIN/手工西裝禮服訂製 ♥▃♥
青青食尚花園會館(戶外證婚儀式+午宴)-♂ALVIN&小南♀ ♥▃♥
♀新娘虹燕/婚禮白紗禮服挑選@WHITE手工婚紗+♂新郎祥宇/手工西裝禮服訂製 ♥▃♥
台北寒舍艾美酒店LE MERIDIEN TAIPEI(婚禮戶外證婚儀式+午茶宴)-♂祥宇&虹燕♀ ♥▃♥
婚禮白紗禮服挑選@WHITE手工婚紗-♂小捲&TOMOKO♀ ♥▃♥
台北馥華商旅(迎娶儀式)&六福皇宮(婚禮晚宴)-♂小捲&TOMOKO♀♥▃♥
★新娘婚鞋&高跟鞋★Resarah時尚手作婚紗鞋★女人們快來訂製極簡手工高跟鞋來營造屬於妳の足間風情吧!★
★男士婚鞋&皮鞋★集忻t.star.MIT台灣手工鞋★讓西裝禮服與男人紳士風度更相得益彰之一雙質感與工藝兼具の皮鞋★
♥♥婚禮紀錄-將婚全球首映禮の蘭城晶英酒店婚禮晚宴-Alan&Kelly-重返現場實況版♥♥
♥♥婚禮整體造型-聖潔恩典教堂婚禮+將婚全球首映星光晚宴-男女主人公の造型室♥♥
♥♥婚禮紀錄-聖潔恩典の香格里拉永恆水教堂婚禮-Alan&Kelly-身歷其境實錄版♥♥
如果喜歡文章,麻煩左上角請給"讚",右下角請給"推",感激不盡!
歡迎加入不.完美.手工坊 Perfect or not粉絲專頁
歡迎加入皇凱莉粉絲專頁
歡迎加入i-Classic Wedding粉絲專頁
本文版權為皇凱莉所有,請尊重著作,引用請註明出處。